“修表達人”車海建
摘要:1986年,車海建來到駐馬店樂山商場,商場西南角約3平方米的工作室就是他勞作的地方。后期,車海建則是走出去,到大廠進修學習,向修表界匠人學習。當問及今后有何打算時,車海建說,他將不計報酬,把自己掌握的手表維修技術毫無保留地與同行分享,并使之傳承下去。
記者 張麗麗 通訊員 康廣群
“師傅你好,我這里有一款舊式手表,你看看能修不?”2月27日一大早,在駐馬店樂山商場西南角約3平方米的工作室里,今年59歲的車海建迎來了他當天的第一位客人。
在和車海建聊天中,記者得知,他于1979年進入原駐馬店二工局鐘表公司,從此與鐘表結下不解之緣。在二工局期間,車海建的第一任師父是他的父親車宏奎。在父親言傳身教下,他一干就是6個春秋。
1986年,車海建來到駐馬店樂山商場,商場西南角約3平方米的工作室就是他勞作的地方。隨著手表款式的快速更新,他一邊干,一邊學。前期,車海建“摸著石頭過河”,主要靠自己摸索;后期,車海建則是走出去,到大廠進修學習,向修表界匠人學習。
車海建說,他曾為了修好一塊歐米茄牌手表,連續工作了17個小時。當他從板凳上站起來時,累得吐了一地。這種執著的精神,感動了中華鐘表協會副會長王澤生,他專程趕到駐馬店,現場傳經送寶,培訓技術。
天道酬勤。車海建的修表技術日臻完善,他獲得了人社部授予的高級技師職稱。當問及今后有何打算時,車海建說,他將不計報酬,把自己掌握的手表維修技術毫無保留地與同行分享,并使之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律凱凱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