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記者為“雙奧之城”寫下寄語——“全世界都可以相信北京!”
摘要:先后推出了2022北京新聞中心探營,巴赫主席“空降”新聞中心云拜年,探訪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訪雪后故宮、觀開年大展等系列“驚喜盲盒”活動,引發中外記者的參與熱情。
2月19日,162名中外記者寫下自己的“雙奧之城”寄語:“全世界都可以相信北京!”道出對北京和此屆冬奧盛會的感觸與祝福。
自2月1日起,2022北京新聞中心通過106項媒體活動,讓中外媒體記者對“雙奧之城”有了很深刻的感觸。最近,記者紛紛向2022北京新聞中心發來“雙奧之城”寄語,根據大家的熱烈反響,2022北京新聞中心組織了第五次“驚喜盲盒”系列活動。
“全世界都可以相信北京!”香港經濟導報社長助理、北京辦事處主任邢寶華用簡潔有力的文字,書寫下對北京最深的印象。她說,今年是她在北京駐站的第三年。在北京的工作與生活中,她發現北京是一座宜業宜居的城市,也是實現每個人理想的逐夢之地。“在北京,只要努力就能看到收獲,這是北京帶給我最深的印象。”
“新聞中心正式開放以來,我們都能感受到新聞+服務+科技+文化+形象的理念,讓我們感受到奧運文化和北京傳統文化的結合。”三沙衛視記者曾可欣對新聞服務中心的采訪活動感受頗深,在參與多次城市采訪之后,她對北京的城市建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雙奧之城’書寫了冬奧歷史新篇章,希望北京能給全世界和人類帶來美好和深遠的影響。”
人民日報主任編輯肖偉光說,奧運會是人類文明的精華。作為“雙奧之城”的北京,既有深厚的中華文明底蘊,又有濃郁的現代精神、時代氣息,是中西合璧、文明融合的典范之都,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橋頭堡。在參與2022北京新聞中心組織的采訪報道中,肖偉光對新聞中心貼心、熱情、周到的服務留下深刻印象。“各項采訪活動可謂‘見人見物見精神,有料有趣有意義’,讓人驚喜連連,稱得上小切口展現大時代的點睛之筆。作為一名媒體記者,能與1770名中外媒體同仁并肩戰斗,共同努力講好‘雙奧之城’故事,備感榮幸!”
在活動現場,2022北京新聞中心還通過抽獎的方式,為參與“驚喜盲盒”活動的記者送上了兩波“大獎”。第一波10名幸運記者喜提“冰墩墩”玩偶,滿足了大家實現“一人一墩”的愿望;第二波開獎中,又有10名幸運記者獲得冬奧特許紀念品。面對2022北京新聞中心的貼心安排,現場中外記者忍不住紛紛“點贊”。
為給記者帶來優質的媒體服務體驗,2022北京新聞中心創新新聞服務業態,圍繞最周到的服務、最厚重的文化、最頂尖的科技、最時尚的場景、最重磅的嘉賓,策劃推出“驚喜盲盒”品牌活動。先后推出了2022北京新聞中心探營,巴赫主席“空降”新聞中心云拜年,探訪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訪雪后故宮、觀開年大展等系列“驚喜盲盒”活動,引發中外記者的參與熱情。許多新聞報道成為網絡“爆款”,受到中外記者好評,讓媒體記者朋友又驚喜又難忘,感受到最新最美最好北京和冬奧的無限魅力。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