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麥草畫讓古城文化“活起來”
駐馬店網訊(記者 鄧丹華)“古韻天中” 、 “嫘祖文化”、“車輿文化” “宿鴨湖風光”……2月19日上午,記者在汝南縣袁月英麥草畫工藝品有限公司看到一幅幅制作精美、惟妙惟肖的麥草畫掛滿了制作間。走進風景畫世界,如同游歷山川花海之中 ,作品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皆蘊含著生命的張力,其制作造型與創作思維獨具匠心。
在二樓,幾名技工正在裝飾雅致的工作室里忙碌,一根根處理過的小麥秸稈經過剪、貼工序后,以設計的不同形狀躍然拷貝紙上。
“這道工序是最簡單的,復雜的還在后面。”在人物制作工作室,正在制作古代四大美女圖的王紅麗告訴記者,根據分揀圖形,在拷貝紙上粘貼裁剪好的麥稈,比較簡單,復雜的是制作美女頭上的頭飾,如何做的形象逼真,需要下很大功夫。
“這批人物畫很快就做完了,接下來,我們主要制作汝南文化風景圖。”袁月英笑著說,最近幾年,經過研發團隊的努力和創新,公司產品不斷豐富、提質,滿足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尤其是團隊研發的“梁祝文化”、”重陽文化”、“嵖岈山文化”等天中標志性文化產品成了送外地朋友的佳品。今年在汝南縣委縣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引導和鼓勵下,她計劃進一步挖掘汝南風景文化,研發制作如“董永遇仙亭”、“天中山”、“無影塔”、“小南海”等文化風景產品,同時豐富產品型號,計劃以制作中低價位的伴手禮掛件和中小擺件為主,滿足各類消費群體的需求,讓更多的產品走向全國, 走出國門, 讓更多的人通過產品了解汝南文化。目前,她們已經完成了“董永遇仙亭”、“宿鴨湖風光”等部分掛件產品。
麥草畫是用小麥的麥桿為原材料,經過蒸、熨、燙、烙、刮、貼、剪、粘等幾十幾道工序手工制作而成。在保持麥稈的自然光澤和紋理不變的前提下,被作者大膽地運用圖畫、版畫、剪紙、烙畫、浮雕等表現手法,并根據需要進行剪裁和粘貼后就制作成了精美的藝術作品。作品古樸典雅、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立體感強。具有高雅的品味,靈動的神韻。這種民間藝術被譽為“中華一絕,民間瑰寶”。
近年來,汝南縣袁月英麥草畫工藝品有限公司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與現代設計巧妙結合,一系列文化創意產品不斷涌現,受到消費者喜歡。這既拉近了文化和公眾的距離,讓傳承百年的文化遺產逐漸“活起來”,也推動了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消費升級。
責任編輯:鄧丹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