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目青山夕照明 ——記原板橋供水工程籌建指揮部指揮長張啟玉
摘要:海外助奧家國情 從1997年4月至2019年6月間,退休后的張啟玉和老伴王玉芝前后20多年旅居美國舊金山,幫助在美工作的兒子、兒媳照看孩子,共享天倫之樂。張啟玉和老伴王玉芝回國后,每天除了會友、健身外,大多數時間仍然是讀書、學習、寫作。
記者 王慧玲
一本70多頁的《一個普通人家的生活軌跡——我的自傳略記》擺在面前,這是一位86歲老人10年前撰寫的個人回憶錄。
翻開回憶錄,扉頁上一首手寫詩躍然呈現:生不逢時童年苦,八年治淮轉人生。改革春風功業建,城鄉建設身影顯。板橋供水惠萬眾,平淡退休人有情。往返中美天倫享,晚年歡樂夕陽紅。青山滿目皆美好,榮辱不驚笑天中。
這是駐馬店市建委退休干部張啟玉2016年5月4日家中所寫,也是他人生重大經歷的濃縮。
八年治淮轉人生
張啟玉,1936年端午節出生于確山縣盤龍鎮民主街。他自幼聰敏好學,成績優異,卻因家庭貧困,不得不在13歲輟學,在家幫助父母砍柴、種地。
民主街街長看張啟玉吃苦耐勞,便推薦他參加了確山縣查田定產夏征工作隊。夏征之后,他又被城關區區長、政委推薦報考了信陽專區治淮干部學校。經過兩個月的短期培訓后,1951年8月1日,他被分配到信陽專區治淮指揮部工程處施工隊,成為國家正式干部。
張啟玉被派往新蔡縣治淮總隊,在淮河的重要支流洪汝河進行河道疏浚拓寬施工。從1951年到1958年,他先后轉戰新蔡、上蔡、信陽、商城等多個治淮工地。由于在治淮施工中成績突出,他的工資曾在一年內連升三級,成為3000名治淮大軍中3人獲此殊榮者之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1958年春季,張啟玉參與了新蔡縣內水河分洪工程,并任新蔡縣工區工程負責人,具體實施沿河涵閘的規劃設計工作。由于他精打細算,設計規劃合理,該工程節省開支50多萬元,這在當時是個了不起的數額。當年他被評為河南省治淮勞動模范,獲得了由省長簽字的省政府獎狀一張。這成了他退休時能夠領取100%工資的一種獎勵證明,也是他一生中很光榮的事情。
專區建設立新功
1964年春,信陽專署決定啟動駐馬店專區的行政建房工作。王曉峰、張啟玉等5人組成駐馬店行政建房辦公室,負責新建駐馬店地委、專署、軍分區的黨政軍領導機關的建房工作以及新建地區的城市規劃設計工作。張啟玉當時負責規劃設計和施工管理工作。
在時間緊、任務重、設備不足的情況下,張啟玉和工程施工人員一起,發揚革命加拼命、大干加苦干的精神,從勘測規劃設計到施工,堅持高速度、高質量原則,從而取得了驚人的成效:行署辦公樓3027平方米,從挖地基到水電安裝完畢只用了87天的時間;各1998平方米的地委、軍分區辦公樓只用了2個多月的時間就建成了。要知道這些都是依靠人工攪拌混凝土、肩挑人抬上材料、起早貪黑上工地完成的。
新建駐馬店地委、專署、軍分區的黨政軍領導機關用房以及25米寬的主干道解放路、30米寬的過境干線樂山路等建設,在短短的半年之內全部竣工,首戰告捷。
張啟玉對建筑工程質量嚴格把關,確保了一流的速度和質量,堪稱駐馬店專區城市建設的奇跡!
板橋供水惠萬眾
“文革”前后,張啟玉的工作內容順時而變,先后從事過打井配套、75·8災區建房、秀山水泥廠建設等工作。
他一生最輝煌精彩的時刻,應該是在計建委城鄉建設環境保護科擔任科長的時候。他的工作內容涵蓋眾多部門的功能,有城鄉規劃建設管理、環境保護整治管理、房地產管理和征地審批、無地少地農民的農轉非工作、城市公用事業的市政工程、環境衛生等。
而為他的人生涂上濃墨重彩一筆的,應該是他擔任我市板橋供水工程籌建指揮部指揮長,參與引板橋水入駐建設。這也是他在工作崗位干的最后一件重大民生工程。
1987年10月,地委、行署及原駐馬店市政府(現驛城區),為了解決我市城市供水不足問題,計劃從板橋水庫引水入駐,解決供水問題。為此,地區成立板橋供水工程籌建指揮部,地委組織部通過多方考察,任命張啟玉為籌建指揮部指揮長(副處級)。
1987年11月,張啟玉走馬上任。他帶領籌建指揮部人員,多方協調,克服困難,籌集資金,抓緊籌備施工。從1989年到1992年初,在籌建指揮部人員和原駐馬店市政府(現驛城區)的共同努力下,板橋水庫供水第一期工程順利完成竣工。
板橋供水工程的竣工通水,徹底改變了我市缺水的狀況,為改善我市人民生活、發展城鄉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
張啟玉在不同崗位上兢兢業業工作了47年,1997年2月,在市建委調研員崗位光榮退休。
海外助奧家國情
從1997年4月至2019年6月間,退休后的張啟玉和老伴王玉芝前后20多年旅居美國舊金山,幫助在美工作的兒子、兒媳照看孩子,共享天倫之樂。
張啟玉人在他鄉,心系祖國。當得知第29屆夏季奧運會2008年8月8日在北京開幕的消息后,他的愛國熱情和奧運激情瞬間被點燃。2008年4月9日,他作詩兩首寄給了北京駐舊金山的一名記者,為北京奧運會助力。
其一:煙花三月艷陽天,紅旗漫舞萬人歡。點燃激情為奧運,傳遞夢想舊金山。
其二:朝發京城彩云間,海天萬里一日還。驚濤駭浪擋不住,奧運圣火耀金山。
當那名記者收到張啟玉為奧運助力所作的詩詞便箋時,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她立即回復張啟玉:“我一定為這兩首詩配上最美的圖片。”
張啟玉、王玉芝夫婦2008年在美國舊金山助力北京奧運會。
2008年4月15日,張啟玉和老伴王玉芝在舊金山為北京奧運助力時,記者為他們拍下了難忘而美麗的瞬間,并為照片配文:“我想,老先生的詩句感染的不僅僅是我一個人,也將感染每一位中國人和世界人民,‘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是熱愛和平者的共同心聲。此刻,我無法用語言表達內心激動的情懷,讓朋友們和我一起,共睹二位可親可敬老人的風采。你們是我們海外華人的驕傲,也是中國人的驕傲!”
詩書傳家夕陽紅
2019年6月,張啟玉和老伴王玉芝放棄美國綠卡回家鄉駐馬店定居。
張啟玉、王玉芝夫婦。
近日,記者到張啟玉家采訪時,看到客廳正面電視墻上懸掛著一幅2001年拍的全家福。張啟玉老人驕傲地向記者介紹:四個兒女,個個學有所成、業有所成。兒子張澤民、兒媳張旻分別是旅美科學家。三個女兒、三個女婿均是不同行業的中高級知識分子,有電器工程師、高級建筑師、高級經濟師、口腔醫院專家等。孫女和外孫兒均是本科以上學歷,大都是美國紐約大學、加州大學等國際名校的本、碩、博在讀或畢業生。
“家中人才輩出,在孩子的教育上,一定有特殊之處吧?”記者問。
“我們對孩子是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特別是老伴王玉芝,是賢妻良母,更是子女的楷模。她無論是在市醫院任內科、兒科主任,還是在地直公療醫院任內科主任,都敬業盡職,晚上回到家干完家務,還與子女圍到一張桌子上讀書學習、鉆研業務。在教育方法上我們實行三擇:擇師、擇友、擇書。就是選個好學校、找個好老師,選擇品學兼優的學生為友,讀書要讀有知識性的好書籍、科教書籍。”張啟玉說。
張啟玉和老伴王玉芝回國后,每天除了會友、健身外,大多數時間仍然是讀書、學習、寫作。
記者在張啟玉的書房里看到,他平時閱讀報刊后寫的心得筆記、好文章剪貼、名句名言摘錄、詩文創作等有20多本,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典范。
好家風帶出好兒女,好兒女傳承好家風。難怪家里人才輩出啊!
采訪結束,張啟玉老人拿出他2019年重陽節書寫的一首詩與老年人共勉:少操閑心多靜養,廣交書友天地長。青山滿目俱是樂,榮辱不驚共夕陽。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