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奪取糧食生產“十八連豐”綜述
摘要:堅持品牌帶動,大力推進優質小麥規模種植、標準化生產和訂單生產,培育優質糧食品牌,西平優質小麥是目前國內體量最大的優質小麥區域公共品牌,“一加一”面粉、中花糧油等知名品牌越擦越亮。依托“國際農都”,全力打造高水平發展平臺,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駐馬店力量。
記者 陳 誠 馮 帥
所貴惟賢,所寶惟谷。糧食是生存之道、發展之道、穩定之道,關系到國家安危、人民福祉和國際格局。糧食連續豐收,使我國穩定之基更牢靠、發展之基更堅實。
為打造“十八連豐”的“中原糧倉”,2021年,我市堅持一手抓高產穩產,一手抓抗災減損,克服洪澇災害、農作物病蟲害等多重挑戰,糧食生產取得了超出預期的好成績,全市糧食總產量161.13億斤,約占全省的1/8,連續3年穩定在160億斤以上,居全省第二位,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重要貢獻。
2月15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副市長劉曉文代表我市作題為《扛牢政治責任、持續精準發力、奪取糧食生產“十八連豐”》的典型發言,受到省領導的充分肯定。
我市作為農業大市,也是全國、全省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2021年,市委、市政府始終胸懷“國之大者”“省之要者”,堅決扛起保障糧食安全重任。
著力扛牢責任,落實“三穩”要求
“守住耕地紅線,不斷夯實糧食生產‘根基’。”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全力以赴抓好糧食生產,穩住“三農”基本盤。堅持穩政策,落實產糧大縣獎勵政策,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和農民重農種糧積極性;堅持穩面積,認真落實“糧食面積不減少、主產區地位不動搖、對國家糧食安全的貢獻不降低”要求,嚴守土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堅持穩產量,連續三年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用于“兩病一寒”統防統治,有效降低了小麥赤霉病、條銹病造成的損失,堅決扛起保障糧食安全重任。
著力打好基礎,強化“三大支撐”
聚焦科學種植,提高糧食生產科技的“含金量”。為全面提升抗災減災能力,我市強化地力支撐,規劃建設20萬畝集中連片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區,綜合實施機械深耕、農作物秸稈還田、平衡施肥等關鍵技術;強化科技支撐,依托89個基層農技推廣區域站,大力推進糧食綠色高質高效示范方建設,堅持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農業主推技術到位率達96%;強化管理支撐,成立10個糧食生產專家指導組常態化分包縣區,開展“萬名科技人員包萬村”活動,通過2623個益農信息社微信群及時發布農業關鍵技術措施,指導農民落細落實管理措施。
著力提質增效,推進“三鏈同構”
發揮資源優勢,加快現代特色農業提質升級。為推動產業發展和區域發展,我市堅持延鏈強鏈,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采取項目傾斜、貸款支持、品牌培育等措施,大力發展糧食加工業;堅持龍頭引領,建成糧食產業國家級、省級龍頭企業36個,現代農業產業園15個;堅持品牌帶動,大力推進優質小麥規模種植、標準化生產和訂單生產,培育優質糧食品牌,西平優質小麥是目前國內體量最大的優質小麥區域公共品牌,“一加一”面粉、中花糧油等知名品牌越擦越亮。
著力培育優勢,打造“三個平臺”
立足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基地,吸引農業高新技術企業入駐。我市依托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全力打造對外開放合作平臺,相繼引進克明面業、今麥郎等一大批全國知名糧食加工企業;依托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全力打造招商引資平臺,按照“全國一流、世界領先”的定位,高標準打造糧食精深加工基地;依托“國際農都”,全力打造高水平發展平臺,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駐馬店力量。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