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群眾當親人 為村民解難題 ——記驛城區水屯鎮關帝廟村黨支部書記張新四
摘要:每當他離開一家,群眾都會攜手相送,滿懷感激地望著張書記遠遠離去……張新四為關帝廟村的付出,村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張新四說,希望像陳義蓮這樣因突發重大疾病生活困難的鄉親不要被生活的重擔壓倒,要重拾面對坎坷的勇氣、勇敢前行的信心,把孩子撫養成才。張新四說這句話時鏗鏘有力。
記者 鄭付生 楊軍民 見習記者 張 楠
寒風料峭,暖陽斜照。1月25日,驛城區水屯鎮關帝廟村黨員代表大會召開。會場外,手里緊緊攥著發言稿的李鵬在緊張等待,因為接下來他要在眾人面前把肺腑之言講給一個人聽,更想把手里的錦旗和感謝信交到這個人的手上,此時此刻對他來說無比重要。
“這封感謝信,我一定要交到你手上”
家住關帝廟村前韓莊的李鵬今年31歲,正值壯年,臉上留下的滄桑透露著生活無盡的苦楚。他80歲的父母全都患有冠心病、腦梗死、高血壓,住院已成為老人的常態。他有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因出生時缺氧落下癲癇。兩年前,一直與他患難與共的妻子宮外孕大出血,又因借債問題造成產后抑郁癥。
“今天會議臨時有個特殊環節,有人在臺下與我商量許久,想在大家的見證下向張書記說兩句掏心窩子的話,有請李鵬……”隨著會議主持人的話音落下,李鵬走向了演講臺。“在這里,我要感謝一個人,他就是張書記。在我經濟最困難、借無可借的時候,張書記自掏腰包送來了5000元。每逢過節,張書記都帶著米、面、油、雞蛋、月餅等物品送到我家。張書記還幫我家修繕了房屋,到醫院看望我生病的父親,并送去了5000元救命錢。今天,我來就是想當面謝謝張書記。這封感謝信,我一定要交到你手上。”
他口中的張書記就是水屯鎮關帝廟村黨支部書記張新四。在關帝廟村兢兢業業任職13年,他為群眾修橋鋪路、改造危房、發展教育等,做的民生實事數不勝數。無論哪個村民,都對張新四贊不絕口,好支書形象已在當地傳揚。
“要不是你,我活不到今天”
“張書記對我家恩重如山,如再生父母……”李鵬誠懇地在臺上講著,滿頭白發的陳義蓮聽到這句話時頗受觸動,不斷撫摸手中包好的珍貴禮物。原來,她也是來送錦旗的。
陳義蓮是關帝廟村劉莊村民,71歲的她只有一個兒子,兒子每天為菜廠送菜每月收入近3000元,兒媳婦打零工貼補家用,3個孫子孫女分別在讀大學、高中和初中,雖然收入微薄,但全家倒也自得其樂。
可一場疾病的到來幾乎摧毀了陳義蓮一家簡單又平凡的幸福。2021年8月,她的兒子劉景亮得了癌癥,自此一家人陷入了困頓的深淵。
“我一想到癌癥這倆字就渾身哆嗦,再一想到景亮因為化療左半邊身體僵硬麻木就心如刀絞。”每當有人詢問家里的現狀,陳義蓮都淚眼婆娑。“在我快要支撐不下去的時候,張書記當即掏出身上攜帶的所有現金塞到我的手里。我拿著錢,心里的感謝已經不能用言語表達。那是張書記的血汗錢。”陳義蓮提及此事激動萬分。
會議現場,陳義蓮小心翼翼地打開錦旗,向張新四送去了感激不盡的謝意。她說,我的兒子景亮還在醫院做化療不能來會場送上錦旗,委托我一定把話帶給張書記。自從大病突發后,張書記一直幫扶我們一家。他不停叮囑,讓我鼓起勇氣面對困難。“書記,謝謝你。要不是你,我活不到今天。”陳義蓮激動不已。
用愛筑起溫暖圍墻、抵御沿途寒冷、撐起家園晴空
當張新四在黨員代表大會作完述職報告和動員講話后,他向會場外的群眾走去,捐款慰問困難群眾儀式就此舉行。
他為學校送去1萬元教育基金,為64戶困難群眾家庭送去米、面、油、雞蛋等慰問品以及慰問金,并當場告訴家鄉父老,個人再拿出10萬元用于脫貧監測戶幫扶和村鎮建設。“我一直牽掛著五保戶、脫貧戶。我一向不善言辭,但知道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兒上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張新四說。
“每到年關,張書記都會給我們送吃的、用的。平時,張書記也總來看望我們,問我們有什么需求和困難。在我們心里,張書記一向都是做得比說得還要好。”拄著雙拐的村民劉茍留說。
據關帝廟村黨支部副書記安劍介紹,自從張新四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后,經過多次考察論證,結合關帝廟村區位優勢和發展實際,重點加強了關帝廟小集鎮建設,充分利用個人資源,先后為村里引進資金1500萬元,把原來只有5米寬的小集鎮街道擴寬到37米?,F在的小集鎮,人氣旺、有特色、有亮點,每逢假期人流如織。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張書記給大家講了疫情的嚴重性。黨支部一聲號令,黨員積極行動,不計報酬、不講代價,紛紛報名參加黨員突擊隊,義務在黨員志愿者服務站日夜值班。張書記率先捐款20萬元用于購買口罩、消毒劑,后來又捐款5000多元買來面包、點心、飲料送到各個志愿者服務站。”關帝廟村委副主任趙秋說,“黨員和村民看到張書記的行動后,也紛紛捐款捐物,有100多名黨員和村民捐款捐物價值5萬多元。”
張新四還帶領群眾修建了2000多米長的下水溝,建成了占地68畝的綜合性商貿市場,引進各類商戶、企業260多家,安排1000多名村民就業創業。當時,有的村民開超市、開餐館、建大棚缺少流動資金,張新四用自己的資產擔保貸款300多萬元,供100多戶村民使用。
就這樣,張新四在一步步踐行“讓全村村民富起來,家鄉美起來”的承諾。張新四說,當黨支部書記要對黨忠誠,對黨忠誠就是不怕吃虧、敢于吃虧,把“兩委”班子人員當親人,把群眾當親人,經常和老百姓談心、交流思想,把政策給老百姓講清楚、說明白,在群眾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伸出手拉一把,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你送一片真情,還你一片真心
張新四說:“村里的脫貧監測戶是我心里一直牽掛的,他們的日子怎樣才能過得好是我的揪心事兒。”
跟著張新四的腳步,一行人帶著米、面、雞蛋、食用油等生活用品來到前韓莊李保家。80多歲的李保站在剛改建的新房大門前翹首以盼,張新四剛看到他就立馬跑上前拉起李保的手,與他嘮起家常。“最近身體如何?”張新四關切詢問老人。“好!在書記的關照下啥都好。”正說著,張新四從口袋里掏出5000元現金塞到李??诖?,安劍也掏出1000元遞上,李保見狀當即紅了眼眶,并說已經給得夠多了,不能再要了。張新四說:“這是我們個人的一點心意,能解決家里的燃眉之急。”李保雙眼飽含淚水,不停感謝張書記一直以來的幫助。
隨后,張新四來到高莊李得全家。李得全患有慢性病,妻子精神殘疾,膝下只有一個上初中的女兒。原本工作不穩定的他,在以張新四為代表的村委黨組織帶領下申請資金購買了山羊,通過養殖山羊獲得一份穩定的收入。張新四給了他2000元,并為他送上新春祝福,希望他如意安康。
住在小王堂莊的王國啟患有偏癱后遺癥,妻子常年遭受慢性病折磨,家里的兩個孩子正在上學,全靠妻子打零工撐起這個家。張新四給他們家送去了生活用品,隨后又塞了3000元錢,并再三叮囑他們“有事找我”。
接著,張新四又看望了陳義蓮等困難群眾,給他們送上5000元、3000元不等的慰問金以及生活用品。每當他離開一家,群眾都會攜手相送,滿懷感激地望著張書記遠遠離去……張新四為關帝廟村的付出,村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對于鄉親們來說,張新四是血脈相連的親人,是勤勞致富的“領頭雁”。
張新四說,希望像陳義蓮這樣因突發重大疾病生活困難的鄉親不要被生活的重擔壓倒,要重拾面對坎坷的勇氣、勇敢前行的信心,把孩子撫養成才。
“黨栽培了我,我不能辜負黨的期望。”張新四說這句話時鏗鏘有力。他既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就是這樣一個村黨支部書記,成為村民口中“做得比說得還要好”的貼心書記。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