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票“加速包”到底藏了什么貓膩?有哪些風險
摘要:據了解,鐵路12306平臺也在加大技術識別力度,通過大數據更加精準地識別搶票軟件,一旦識別到,就不會放票給搶票軟件,旅客用搶票軟件購票成功的概率也會更低。
春運如火如荼,盡管今年的鐵路運力相對充裕,但是一些熱門線路在春節假期前后幾天仍然一票難求。“我想買30日回老家江西的高鐵票,暫時沒票。于是在幾個App上試了搶票功能,有的讓我加錢買‘加速包’,有的讓我分享給好友助力提速搶票。”在上海工作的黃女士說,“但是現在12306都有候補功能,搶票‘加速包’還有用嗎?”
與黃女士有相同疑問的乘客不在少數。鐵路12306官方微信公眾號也發出提示:所謂“加速包”并不能擁有優先購票權,無論在哪款第三方軟件購票,都需要在鐵路12306購票系統排隊。搶票“加速包”是否有用?如此購票存在哪些風險?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搶票“加速”套路多
根據不完全統計,提供火車票搶票加速功能的平臺超過50個,主要是攜程、飛豬、去哪兒為代表的綜合性在線旅行平臺(OTA),和智行火車票等購票App。這些平臺紛紛把搶火車票作為最重要的功能亮點,在App圖標上標注了“春節搶票”“免費搶票”等字樣。
記者在多個平臺嘗試購買1月30日上海至安徽安慶的高鐵票,發現不同平臺搶票加速的規則各不相同,但是都很復雜。有些App可以選擇不同價位提速,付費0元、20元、40元、60元,分別對應低速、快速、高速、光速。有些App不僅可以選擇不同價位的加速包,還可以邀請好友助力提速,甚至可以開啟專人搶票,平臺介紹該功能“全天有專人搶票”等。
復雜的搶票“加速”規則,被消費者吐槽其中“套路”不少:
購買“加速包”不知情。白領范女士表示,去年“十一”期間,在平臺上買了去泉州旅游的火車票,被誘導點擊了“加速包”購票,莫名其妙多花了20元。
“加速”等級的區別不明確。除了字面區別,平臺對低速、快速、高速、光速的等級并沒有說明有什么不同。有網友吐槽,規則不夠透明,導致成功概率幾乎是平臺想設置多少就設置多少,十分隨意、沒有依據。
有沒有“候補購票”不知道。大部分平臺都提供了“余票監控”和“候補購票”兩個渠道。記者在某購票App上開通了“候補購票”的選項,但是在鐵路12306App的候補訂單中并未查詢到。
搶票軟件已無優勢?
鐵路12306多次公開提醒,消費者使用的“加速包”并不能擁有優先購票權,無論是哪款購票軟件都要在鐵路12306購票系統排隊。如遇到所需車次、席別無票,可在線排隊候補。當對應的車次、席別有退票時,系統將自動購買車票。
業內人士指出,在鐵路12306平臺啟用初期,還沒有“候補”功能時,一些搶票軟件利用機器刷票的功能來搶票,搶占了一定的時間優勢,但12306平臺推出“候補”功能后,這類軟件的優勢就不復存在了。2021年,12306平臺“候補”購票成功率達到70%以上,在運力供給保障下,能夠切實滿足旅客的需求。
盡管一些平臺將“春運搶票”功能作為“拳頭”產品推出,但記者了解到,沒有任何一家搶票軟件與鐵路部門開展過合作,搶票的成功率也與鐵路部門沒有任何關系。這些行為或涉嫌虛假宣傳和不當得利。甚至一些搶票軟件還對12306平臺接口進行破解,威脅到旅客信息安全,也干擾了公平公正的購票秩序。
據了解,鐵路12306平臺也在加大技術識別力度,通過大數據更加精準地識別搶票軟件,一旦識別到,就不會放票給搶票軟件,旅客用搶票軟件購票成功的概率也會更低。
不少網友表示,搶票“加速包”是“智商稅”,但是在春運或節假日等需要搶票的時段,愿意多一種購票渠道作為心理安慰,平臺也利用了這種心態,推廣搶票功能。
暗藏信息泄露等風險
業內人士指出,搶票“加速包”是一筆糊涂賬,而且存在泄露旅客個人信息的隱患。有些旅客反映自己明明沒有買票,但12306平臺上卻有自己的購票信息;還出現了旅客因自己的個人信息被他人搶注12306賬號,自己反而不能注冊的情況。
還有網友質疑,平臺的搶票功能是否涉嫌“技術黃牛”,損害了乘客購票的公平?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社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李俊慧表示,在同一“候補購票”場景下,如果搶票“加速包”確實具備自動監測有無車票、自動候補排隊等功能,可能對其他未使用該功能的用戶造成不公平,損害用戶“候補購票”的公平性。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邢通認為,平臺在其顯著頁面宣傳保證能搶到票,或承諾搶票成功率的,可能構成虛假宣傳,涉嫌違反《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規。
“在12306平臺已經提供‘候補購票’功能的前提下,其他互聯網平臺提供‘搶票’服務或收費‘搶票’服務,其服務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合法性都存在巨大問題,而且用戶使用多個平臺的搶票功能,勢必會額外增加12306網站候補購票功能服務器訪問壓力,如果造成網站或服務器癱瘓,勢必會影響更多用戶的權益甚至是公共利益。”李俊慧建議,有關部門應該積極介入,逐步推動相關平臺取消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搶票”服務,或濫用“搶票”服務名義開展宣傳或招攬、吸引用戶。(記者王辰陽、賈遠琨)
責任編輯:陶峰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