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處方”驅散疫情陰霾
摘要:為做好健康科普宣傳,減輕受到疫情影響群眾的心理創傷,該院在原有人員的基礎上增加了心理援助醫護人員,組織11名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和心理咨詢師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并定期對醫護人員開展培訓和督導,提升服務能力,規范服務流程,推動熱線專業化、標準化建設。
記者 王冰之
“我今天有些發熱,會不會是感染了?”“我一個人居家隔離,感到惶恐不安怎么辦?”……
疫情防控期間,無論是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還是患者、家屬和隔離在家的群眾,都可能會有心理困惑和不適。如何療愈疫情帶來的心理創傷?如何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做好人文關懷?心理援助成為順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一環。
為減少疫情引發的應激反應,消除群眾恐慌,引導群眾科學防治,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市第二人民醫院在心理援助的基礎上,開通24小時免費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熱線電話。
近段時間,該院的心理援助熱線電話無論白天黑夜都會響起。
近日,一位母親撥通該院的心理援助熱線電話,稱公公因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導致全家人都被隔離。4歲的女兒年紀小、對隔離環境不適應,經常哭鬧不止。由于心疼孩子,這位母親在電話中情緒激動,對公公充滿了怨言。
該院心理援助熱線電話值班醫生聽完她的述說后,采取傾聽共情理解、穩定情緒、調動資源等方式,很好地幫助這位母親調節了情緒。十幾分鐘后,這位母親情緒穩定,沒有出現強烈的情緒波動。
令值班醫生欣慰的是,在諸多來電者中,真正需要醫學干預的人占少數,大多數來電者只是出現了較小的情緒問題。
“就像燒水壺一定要有出氣口,人的情緒也需要出口排解。”一名值班醫生告訴記者,他們扮演的是類似“樹洞”的角色,讓來電者的情緒能夠被正確處理。許多情緒問題一般來自具體事件,為了解決來電者的煩惱,他們會盡力做一些專業范疇內的工作。
據了解,為方便群眾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咨詢,該院開通了24小時免費疫情防控心理援助熱線電話。為做好健康科普宣傳,減輕受到疫情影響群眾的心理創傷,該院在原有人員的基礎上增加了心理援助醫護人員,組織11名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和心理咨詢師提供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并定期對醫護人員開展培訓和督導,提升服務能力,規范服務流程,推動熱線專業化、標準化建設。截至目前,該院共提供心理咨詢服務600多人次。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