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是愛麗絲·門羅
摘要:中國讀者可能不太習慣門羅的小說,她寫狀態,而不是意義。
□ 張運濤
2013年,加拿大短篇小說作家愛麗絲·門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讓一向喜歡閱讀長篇小說的國人大跌眼鏡,很多評論家甚至不知道門羅是誰。當晚,門羅2009年在中國出版的第一本小說集《逃離》首印5萬冊才宣告售罄。
門羅出生于渥太華,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那里度過。她的小說寫的是那般城郊小鎮的日常生活,時間背景基本是她本人30歲至50歲那一段歷史。以細膩的筆觸,書寫小人物波瀾不驚的生活底下的暗流,而且她只寫短篇小說,“切口”也小,按中國主流文學評價標準,很容易被稱為“小”作家。
小說集《逃離》中的《機緣》,是門羅小說的一個代表。
朱麗葉和學校的合約到期了,她打算去海邊探望一個僅有一面之緣的朋友埃里克。她去了,大手提箱還放在學校,“她就待一個晚上,沒準只給他打一個電話”,就說她來看一個朋友——編一個朋友,與現實無關的——順路來看看他。多么偶然的情緣?。¢T羅小說里有很多這樣看似沒有邏輯的情節——生活中有多少事情有邏輯關系呢?門羅小說的故事沒有必然性,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真實,這才是生活。接下來,門羅用了大量的篇幅寫朱麗葉遇到埃里克之前遇到的一個陌生人。他想和她聊天,她知道“他要一個朋友,并不是女朋友”,還是拒絕了,因為“他是那么卑微。他穿了一身新衣服,也許是專為這次出門買的。沒準他很潦倒,想著還不如出門一次,可以遇到人,可以跟他們交上朋友”。邂逅朱麗葉,“很可能是他的最后一根稻草”。這個男人似乎與朱麗葉和埃里克的故事無關,像溢出來的部分,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我喜歡門羅小說中隨處可見的這種“無用”——這難道不是真實生活的一個方面?小說意外很多,那個男人臥軌自殺了。朱麗葉到了海邊,卻遇到埃里克太太的葬禮。初見艾羅,就被告知,埃里克有兩個情人……他們的婚姻,門羅寫得很少,還不到一頁。“這一切朱麗葉都是在幾個星期、幾個月里一點兒一點兒得知的。有些情況她是偶然發現的,有些則是在她層層緊逼的追問下才獲悉的。”這是門羅的又一特點,她故意把大量的筆墨給了小說的配角,或者一些次要情節、細節,“要緊之處”反倒一筆帶過,留下大片的空白。
門羅的敘述一會兒過去、一會兒現在、一會兒又猜測未來——這也是她的特點之一。就技術層面而言,門羅似乎不怕讀者跟不上,或者說她總是在挑戰讀者的閱讀能力,或者說她知道讀者足夠聰明。
中國讀者可能不太習慣門羅的小說,她寫狀態,而不是意義。如果說莫言的小說寫的是“我”在群體里的生活、“我”與時代、他人和體制斗,反映“我”與他人世界關系的話,門羅則更關注“我”,“我”和“我”的另外一些自我如何相安無事,或者通過“我”與他人相處的故事來呈現自我的多面性和被掩蓋的人性的多面性。
門羅的作品既不是史詩性的,又不是地方志式的,更沒有代言某個國家。她放棄了集體主義思維方式和宏大概念強加給文學的包袱,以一個作家而獨立,回到個體、回到人性、回到內心。門羅的獲獎讓我們反省:短篇小說真的比長篇小說“小”嗎?寫一個普通女人的內心真比寫一段大歷史“小”嗎?
【相關鏈接】
書名:《傳家之物》
作者:【德】愛麗絲·門羅
翻譯:李玉瑤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