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來了!除了這些習俗,你還聽過別的嗎?
摘要:因此,在很多地方,“祭灶”的時間并不統一。(航拍) 趙春亮 攝 王娟解釋,“祭灶”儀式夏代就有,漢代以后才固定成為小年的習俗之一。人們認為,這樣也有“辭舊迎新”的意味。比如,窗花的內容包括喜鵲登梅、燕穿桃柳、蓮(連)年有魚(馀)等,也會有各種戲劇故事。
“二十三,糖瓜粘。”隨著農歷小年的來臨,農歷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
對于小年,人們的印象可能是祭灶、吃糖瓜等。另外,不同的地方,小年日期也有所不同。
小年日期也會有不同
小年,通常是指掃塵、祭灶的日子。由于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有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等說法。
資料圖:迎新春送春聯活動。中新社記者 富田 攝
談及小年日期不同的原因,民俗專家王娟稱,古代皇家會修歷法,一般里邊會有類似哪一天是小年這樣比較明確的說法。但具體到每個地區,出于實際需要,當地人也會有不同的理解。時間久了,難免出現日期不統一的情況,這充分說明了中國傳統民俗文化的多樣性。
她認為,中國的“過年”前后持續的時間很長,就會有一些標志性的日期。不管小年是哪一天,都表達了對慶?;顒与A段性的區分。過小年,代表著人們辭舊迎新的美好心愿。
“祭灶”有何講究?
小年時,有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就是“祭灶”。
王娟介紹,在古代,“祭灶”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它是五祀之一。后來,祭灶的習俗越來越普遍,而且官方和民間都要“祭灶”。
她表示,俗話說“官三民四船家五”,說的是舊日官府在臘月二十三“祭灶”。民間是二十四“祭灶”,船家是二十五“祭灶”。因此,在很多地方,“祭灶”的時間并不統一。
在民間傳說中,“灶神”的職責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負責監督一家人一年的所作所為,并在小年時上天向“玉帝”稟報,以定賞罰。
依據風俗,人們要在小年“祭灶”、送走“灶王爺”。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日常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碰碰,人們擔心“灶神”打小報告,于是便與其套近乎,俗稱“媚灶”。給“灶王爺”供灶糖時祈禱“辛甘臭辣,灶君莫言”,期待他上天后能多說好話。
資料圖:農民舞龍隊開展舞龍走村傳統民俗活動。(航拍) 趙春亮 攝
王娟解釋,“祭灶”儀式夏代就有,漢代以后才固定成為小年的習俗之一。
“忙年”開始
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從此時到除夕,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鬧。
比如“掃塵”,類似于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準備干干凈凈迎接新年。
不僅如此,在此期間,大人、小孩也要洗澡、理發,清清爽爽。人們認為,這樣也有“辭舊迎新”的意味。
在那些準備過年的活動中,剪窗花、貼窗花也很有意思。比如,窗花的內容包括喜鵲登梅、燕穿桃柳、蓮(連)年有魚(馀)等,也會有各種戲劇故事。
此外,小年之后的一系列民俗活動都強調了“參與感”,意為人們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忙碌,共同期待團圓美滿。(記者 上官云)
責任編輯:陶峰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