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究竟有多少個黑洞?專家:4000億億個!
摘要: 除了估算出可觀測宇宙中黑洞的數量外,研究團隊還與帕多瓦大學的科學家們合作,探索了不同質量黑洞的各種形成渠道,包括孤立的恒星、雙恒星系統以及恒星團等。
科技日報北京1月20日電 (記者劉霞)宇宙中究竟有多少個黑洞?這是現代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領域最緊迫的問題之一,科學家們現在終于給出了答案!意大利國際高等研究院(SISSA)等機構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志》上撰文稱,他們首次對恒星級黑洞的數量進行統計,計算出了其在整個宇宙中的分布情況,并據此計算出目前可觀測宇宙中黑洞的數量約為4000億億個。
在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將SISSA研究人員馬里奧·斯佩拉博士開發的最先進的恒星和雙星演化算法SEVN與星系相關的物理性質(特別是恒星的形成率、恒星級黑洞的數量以及星際介質的金屬含量等性質)的經驗公式進行了很好地整合,研發出了一種獨特的計算方法,得出了上述結論。
恒星級黑洞的質量介于幾個到幾百個太陽質量之間,源于大質量恒星生命的末期,新研究指出,宇宙中約1%的普通物質被“鎖”在恒星級黑洞內。
研究人員解釋稱:“恒星的形成率等性質都是定義恒星級黑洞數量和質量的重要元素,借助于新計算方法,我們得出了恒星級黑洞的數量及其在整個宇宙歷史中的質量分布,并據此得出了整個可觀測宇宙中黑洞的數量。”
研究第一作者阿利克斯·西西莉亞博士評論道:“最新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將恒星和雙星演化的詳細模型與單個星系中恒星形成和金屬含量等性質相結合,這是科學家們首次計算恒星級黑洞的數量,而且得出了迄今最扎實的結論。”
除了估算出可觀測宇宙中黑洞的數量外,研究團隊還與帕多瓦大學的科學家們合作,探索了不同質量黑洞的各種形成渠道,包括孤立的恒星、雙恒星系統以及恒星團等。最新研究表明,質量最大的恒星黑洞主要來源于恒星團中的動力學事件。
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涵蓋恒星天體物理學、星系形成和演化、引力波和多信使天體物理學的各個方面,為進一步研究恒星級黑洞及其起源奠定了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