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之食
摘要:如果沒有疫情作祟的話,春節這個時令的到來原本是一場詩意的傳遞:一盞紅燈籠探頭探腦喚醒季節,一枝水仙花從云端落到人間,一副春聯染紅冬天的色彩,一陣風起捎來故鄉的問候。不管是羊肉、牛肉還是豬肉做餡,配菜都是白菜、蘿卜、蒜苗、韭黃、芹菜等時令蔬菜,其中蔥姜必不可少。
溫培雅
《荀子·王制》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源遠流長地注重時令。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必定是要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烙饃,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十五吃月餅,冬至吃餃子,臘八吃粥,小年吃火燒豆腐湯……好多風俗有形、有魂、有根,是原鄉的記憶、是文化的傳承,很多講究蘊含其中。
在《詩經》里,在唐詩宋詞里,都記載著時令風俗。孔子說過“不時不食”,意思是吃東西要按季節、按時令,什么季節吃什么東西。民間也有諸如“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之類的說法。從中醫學角度來說,蘿卜是涼性的,姜是溫性食品,冬天吃蘿卜、夏天吃姜能起到體內溫涼平衡作用,有利人體健康。臺灣美食作家韓良露說:“從時令到食物、從氣候到旅行,我在二十四節氣知識系統中,發現整套華夏文化和生活的密碼,更可貴的是這不只是古老知識,而是活用的天地人之學。”
時令食物用另一種方式感知季節的變化,提醒著我們四季和時間。每一個節氣都有應季的蔬果遵循大自然的節奏生長,帶著清新的泥土氣息走上餐桌。長年居住在鋼筋水泥的城市,已經甚少能夠看見河水解凍、柳條發芽、桃花萌動、大雁南飛,順時而食,就成了感知四季最直接的方式。
吃過臘八粥以后,年的腳步就近了。雖然河南各地的疫情不容樂觀,雖然確診人數的紅色數字讓我們心生焦慮,但生活還要繼續,春節也是要過的。以中老年為主力軍的“忙年”團隊慢慢壯大起來,超市里戴口罩采購年貨的人也多了起來。雞鴨魚肉是壓軸戲,蔬菜水果是主打歌,糖果點心是硬通貨,七七八八買下來,就是滿滿一大購物車。
如果沒有疫情作祟的話,春節這個時令的到來原本是一場詩意的傳遞:一盞紅燈籠探頭探腦喚醒季節,一枝水仙花從云端落到人間,一副春聯染紅冬天的色彩,一陣風起捎來故鄉的問候。所有的往事交給歲月去盤點,所有的親情交給時間去醞釀,所有的消息交給風兒去傳遞。風,來回奔跑、腳不點地,傳遞春節越來越近的足音。
在這樣盛大的節日里,餃子即將C位出場,登上人生巔峰。不管是什么餡的餃子,不管是什么家庭出品的,餃子說是食物,其實更像藝術品——個個飽滿如元寶,微彎如弦月,而且根據加工人的個性不同風格迥異,但都能呈現一派雍容祥和之氣。一捧面粉、幾種肉蔬,妙手捏就、華麗變身。不管是羊肉、牛肉還是豬肉做餡,配菜都是白菜、蘿卜、蒜苗、韭黃、芹菜等時令蔬菜,其中蔥姜必不可少。此時的蔥花和姜絲,褪盡菜攤上帶來的平庸之氣,在各色餃子餡中清新脫俗,如春節晚會上大雜燴節目里的小清新,味道引人入勝。
每個人的記憶中都有兩碗餃子,一碗是團圓桌上媽媽包的,一碗是失意中自己按照記憶中媽媽的味道包的。一碗圓鼓鼓、香噴噴的餃子下肚,春風更暖,春意更暖,人心更暖,多少落寞和惆悵瞬間被填平,對生活的熱愛和眷戀升騰而起,一下子滿胸滿懷。
每一粒熬過冬天的種子,都有一個關于春天的夢想。面對疫情,我們也是同樣。擁有自己不變色的綠碼和36.5的適宜溫度,和親人團聚在一起,吃最有味的食物、品最深厚的親情,我們,就是這個時令最幸福的人。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