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55歲的他倒在淮陽抗疫一線!因勞累過度猝死……
摘要:1月6日凌晨,周口市第一人民醫院120急救指揮中心主任王新華,連續13個小時運轉醫護人員和核酸檢測物資,因勞累過度,不幸離開了他親愛的戰友。55歲的他,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線,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
用生命堅守初心
——周口市第一人民醫院120急救指揮中心主任王新華倒在抗疫一線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6日凌晨,周口市第一人民醫院120急救指揮中心主任王新華,連續13個小時運轉醫護人員和核酸檢測物資,因勞累過度,不幸離開了他親愛的戰友。55歲的他,生命定格在抗疫一線,用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
“俺是黨員,關鍵時刻得豁得出”
“太可惜了,王主任剛剛55歲就離開了我們。”周口市第一人民醫院120急救指揮中心車輛班駕駛員牛威談到王新華的離別痛心不已,“出車四通鎮的任務原本是安排我和另外一個同事分別駕車去,王主任考慮到我前段時間先后駕駛負壓救護車支援扶溝、沈丘兩縣抗擊疫情剛剛走出隔離點,想讓我多休息下。沒想到他這次挺身逆行竟成了我們的訣別。”
1月3日是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下午3時許,正在家忙乎搬家事宜的王新華,接到醫院“5時到四通鎮執行排查疫情任務”通知后,放下手中的事,隨即趕到醫院,積極調配負壓救護車、核酸檢測物資等。
疫情面前無假日,生命面前無小事。王新華體諒到出車近一個月的牛威還沒有和年幼的孩子見上面,便和120急救指揮中心車輛班另外一個駕駛員李汝良各自駕駛一輛負壓救護車趕赴四通鎮執行任務。同事們知道王新華最近家里比較忙,想讓他先忙家里的事。他擺擺手說,大伙近段都很辛苦,和群眾生命安危相比,家里再大的事也是小事。“俺是老黨員,關鍵時刻就得豁得出”。
就這樣,從1月3日下午5時到1月4日早晨7時,冒著寒風,王新華跟同事連續奮戰13個小時。在四通鎮3個行政村往返8次、往返醫院和四通鎮12次,轉運50多名醫務檢測人員及防疫物資,確保了四通鎮近3500名村民核酸檢測任務圓滿完成。
1月4日早晨,忙了一夜的王新華回到指定隔離點住所,稍微休息一會兒,上午11時10分接到通知,要求下午1點半再去四通鎮執行核酸檢測采樣任務。王新華開始遠程指揮調度車輛,準備防疫物資。下午2時,救護車由醫院出發駛往四通鎮,行至半路,接到上級指令,任務解除,所有人員原路返回醫院作核酸檢測,晚6時回到隔離點住所待命。
“等忙完這段事,再好好休息”
在隔離點住所的一段時間里,王新華為了了解120急救指揮中心運轉情況,他人雖在隔離,但仍在不停聯絡,持續遠程指揮,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
期間,醫院120急救指揮中心車輛組的所有駕駛員幾乎都接到了王新華打的電話,要他們匯報一下出車情況,并且囑咐他們關鍵時刻一定要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工作,按照流程做好每一步。要注意自身防護,不可放松警惕、不可麻痹大意。
“有時候可能是天妒英才,我們工作負責的王大哥,怎么說走就走了。”接線班的馬秀杰說,1月5日上午,在隔離點的王新華還給她打電話再三叮囑,“因一個同事有事調班,替班一定要值好班。近階段疫情反彈,接到發熱病人的求救電話后,一定問清楚接診住址,了解清楚是否為管控區或非管控區。若是管控區就要出負壓車輛接診。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出車可以往好處想,但要做最壞的打算,王主任做事一貫就是這么細致、認真”。
馬秀杰及同事都知道王新華近段事務多,比較累,勸他多多休息,但他卻說“關鍵時刻不能掉鏈子,這段時間尤為重要,等忙完這段時間,再好好休息休息”。1月6日凌晨,勞累過度的王新華出現心臟猝死,倒在了醫院工作人員隔離點,離開了和他朝夕相處的戰友們。
“生命至上,最大限度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
在周口市第一人民醫院120急救指揮中心大廳,“時間就是生命,電話就是命令”,12個大字映入眼簾,格外醒目,這是王新華的口頭禪,也是他對工作的態度、對急救工作最好的闡述。
王新華帶領的120急救隊伍由14人組成,分別負責本地120報警電話受理、院前急救醫療的指揮、120車輛的調度和緊急醫療救援,疫情防控期間還負責工作人員和防疫物資轉運等工作。他常常說:“工作原因讓我們更懂得時間對生命的意義。我們不僅要開好車,還要維護好車,車是工具,也是我們搶救生命爭取時間的利器,我們要時時處在備戰狀態,要本領過硬,我要的是一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只有我們準備足、考慮全、技術硬,才能更好地為急診危重患者服務。我們爭取幾秒鐘,臨危的生命或許就能搶救過來了;否則,我們耽擱幾秒鐘,臨危的生命或許就沒了。”所以他對科室人員要求特別嚴格,對急救車輛的管理可謂是“苛刻”。他要求急救車輛時刻保證“四要原則”,即:車輛燃油要滿、車上急救物資要全、車載設備運轉要正常、車輛保養要及時。他說,人民群眾的生命高于一切,我們要最大限度為傷員爭取時間。
王新華帶領的120急救隊伍,37年來,接出診從未出現因車輛故障或車載急救物資不足等問題耽誤救治的事件。
“做事講原則,勤儉節約須牢記”
王新華常說,做事要講黨性,做人要講原則。
早年,周口市第一人民醫院還有公務車輛時,和急救車輛一樣,統一歸120統一調度。每每有公事,他都主動加好油,事事安排得妥妥當當,若有人要私下用車,他就成了“鐵面包公”,任何人免談,包括他自己寧可坐出租、騎電車,也絕不公車私用。用他的話說,公車就該辦公事。
疫情防控期間,他每次看到有人浪費疫情防護物品,就會給予制止,“口罩要按規定領取,不能私自多囤,新領取的口罩和防護服不使用要保存好,口罩再小也是疫情防控物資,口罩再便宜也是用錢買的,滿足疫情防控需求的同時,咱們不能浪費。勤儉節約是我們的優良傳統,不論啥時候,都務必要牢記。”
“每次出車接發熱病人,身著防護服的我們把病人送到醫院發熱門診后,都要身著防護服在發熱板房坐上三四個小時等病人檢驗結果出來,然后把病人送往隔離點或病房,返回對車輛進行消毒等一切工作做完后,才能脫下防護服喝口水。”李汝良說,他們在發熱板房坐等病人三四個小時是不許脫換防護服的,“王主任對我們每個人要求特別嚴,他一再說防護服價格高,且數量有限,能為醫院節省一套是一套,不允許浪費。”
危急關頭,哪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是他們的付出與堅守才換來社會的安寧與和諧。“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價值” 。雖然年僅55歲的王新華帶著未竟的抗疫、救護使命離開了,但他勇于擔當、沖鋒在前的可貴精神將激勵他的戰友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護佑生命勇作貢獻。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