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衛生健康教育知識
1.什么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精神活動出現異常,產生精神癥狀,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并且達到足夠的頻度或持續時間,使患者的社會生活、個人生活能力受到損害,最終符合現行診斷標準中的某類精神障礙的診斷。重性精神病指那些表現為嚴重的精神障礙的精神疾病,臨床表現為精神功能受損的程度已經達到自知力嚴重缺失,日常生活功能嚴重受損,不能保持對于現實生活的適當接觸,并且出現嚴重的幻覺、妄想、行為離奇、思維怪異等癥狀。精神疾病與糖尿病、高血壓一樣,僅僅是器官功能出了問題,與道德、品德無關,不應該受到歧視。
2.嚴重精神障礙有哪幾種?
按現行的國際疾病分類,嚴重精神障礙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癥、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偏執性精神病、雙相情感障礙、癲癇伴發精神障礙、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等。
3.精神病復發的跡象有哪些?
不肯服藥或自行停藥體重減輕
難以理解的古怪言行 晚上失眠
疑心重自笑自語
消沉、少語、悶悶不樂
興奮話多容易發脾氣
4.嚴重精神障礙能治好嗎?
以精神分裂癥或雙相情感障礙為代表的嚴重精神障礙,病人經過及時系統的治療,絕大多數都能好轉或臨床痊愈的。但因為這些疾病需要數年的維持治療,而往往因為病人或者家屬不重視維持治療,擅自停藥或者減藥,導致了病情復發。嚴重精神障礙的治療,強調全病程治療,急性期與維持期都非常重要。按醫囑服藥是治療的核心。
5.得精神病后就是什么都不會做了嗎?
得了精神病,在急性期,由于病人的感覺、注意力、思維、情緒都有明顯異常,這個時候,病人很難去如常地工作和生活。但到了維持期或者以后,精神病人與普通人沒有明顯區別,智商幾乎不受影響,歷史上有精神分裂癥患者獲得經濟學諾貝爾獎。
6.精神病人可以工作、上學、結婚、生育嗎?
只要過了急性期,病情好轉后,精神病人各個方面的權利與普通人無差別。2013年出臺的《精神衛生法》確保了精神病人的合法利益。因為服藥可能對胎兒有影響,所以計劃懷孕的時候,需要先和醫生商量,看是否需要調整用藥方案。
7.目前對精神病最好的治療方法是什么?
對于精神病,自五十年代以后,才開始有藥可治,精神醫學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主要是西藥,結合心理治療等會獲得更佳的效果。“祖傳秘方”或者打著高科技旗號的所謂“先進儀器”都不可靠。得了精神病,建議到精神科或者心理科就診,正規服西藥才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精神病人日常有什么戒口
精神病人與普通人的健康飲食沒有太大區別,但鑒于減少對精神狀態的影響以及在服藥的原因,精神病人日常中需要注意的有:
不接觸毒品;盡量減少吸煙、喝酒、能戒除更好;不宜喝濃茶、咖啡,宜定時定量,清淡飲食為主;不宜將藥品積蓄起來;需要同時使用其他藥物時,要先告知醫生目前正在服用的精神科藥物名稱;減少甜食(因容易增加體重)。
9.人一生中常見精神問題
嬰幼兒(0-3歲)
問題:養育方式不當所帶來的心理發育問題,如言語發育不良、交往能力和情緒行為控制差。
建議:家長多與孩子進行情感、語言和身體的交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是避免嬰幼兒精神衛生問題發生的可行方法。
學齡前兒童(4-6歲)
問題:難以離開家長、與小伙伴相處困難。處理不好,易發生拒絕上幼兒園以及在小朋友中孤僻、不合群等問題。
建議:鼓勵與小伙伴一起游戲、分享情感,培養孩子的獨立與合作能力,是避免學齡前兒童精神衛生問題發生的可行方法。
學齡兒童(7-12歲)、青少年(13-18歲)
問題:學習問題(如考試焦慮、學習困難)、人際交往問題(如學校適應不良、逃學)、情緒問題、性心理發展問題、行為問題(如恃強凌弱、自我傷害、魯莽冒險)、網絡成癮、吸煙、飲酒、接觸毒品、過度追星、過度節食、厭食和貪食等。
建議:調節學習壓力、學會情感交流、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培養興趣愛好,是避免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精神衛生問題發生的可行方法。
中青年(19-55歲)
問題:與工作相關的問題,如工作環境適應不良、人際關系緊張、就業和工作壓力等帶來的問題;與家庭相關的問題,如婚姻危機、家庭關系緊張、子女教育問題。
建議:構建良好的人際支持網絡,學會主動尋求幫助和張弛有度地生活,發展興趣愛好,是避免中青年精神衛生問題發生的可行方法。
中老年(55歲以上)
問題:退休、與子女關系、空巢、家庭婚姻變故軀體疾病等帶來的適應與情感問題。
建議:接受由于年齡增大帶來的生理變化,建立新的人際交往圈,多參加社區和社會活動,學習新知識,拓展興趣愛好,是避免中老年精神衛生問題發生的可行方法。各類自然災害、人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等,除直接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外,還會引起明顯的心理痛苦,嚴重的可引起精神障礙。認識突發事件帶來的心理變化,積極尋求心理支持和救助,是避免突發事件導致的精神衛生問題的可行方法。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李玉茹)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