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縣: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聯盟做出大文章
駐馬店網訊(記者姚 晶 通訊員 吳予)汝南縣生產制造企業有各級勞動勞模121 人,工匠人才和高技能骨干624人,為發揮勞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自主創新能力,引領全縣產業工人提升技能水平2021年6月,縣總工會動員已有的57個企業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本著平等共處、互惠互利、共謀發展原則,組建"汝南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聯盟",依托"聯盟"開展學習交流、揭榜攻關、協同創新、合作研發活動,技術革新、設備改造,呈現出一大批職工建功立業成果,實現跨企業傳、幫、帶,同行業產、學、研一體化,轉換經濟效益2.6億元。
規范化建設"聯盟"組織
"聯盟"建立理事會管理制度,選舉產生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縣總工會溝通協調指導"聯盟"工作,對"聯盟"開展科研活動給予定向補貼。以"河南省百項職工科技成果獎"企業--豫園鍋爐機電有限公司為基地,懸掛"聯盟"本部牌子,下設15個創新工作組,組長由15個較大企業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領銜人擔任。有創新團隊,15個工作組每團隊至少有三名勞模、工匠和高技能人才擔綱,專業技術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合理。有攻關項目,每個創新工作組年內至少有一個以上立項創新課題或攻關項目,"聯盟"每年申報河南省專利7個以上。有場地,"聯盟"基地和15個創新工作組均有研發室、檢測室,保障企業之間協作攻關、技術交流、產品研發等活動開展。"聯盟"和各創新工作組成員及分支機構組成人員上墻,工作職責、工作制度上墻,師帶徒匠帶兵結對傳幫帶示意圖上墻,獎勵細則上墻。同時,健全科研公關、技能提升、勞動競賽、創新成果"四類"文檔資料,確保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工作規范化運作。
跨企業傳、幫、帶形成格局
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的建立,推動了"黨建帶工建工建服務黨建"工作的落實。加盟企業新建基層黨支部16個,設立了黨員先鋒崗。兼任工會主席的綠佳電動車公司黨支部書記王婷,團結引領職工提升政治素質,提高業務技能。按照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標準,打造所有加盟企業工會工作陣地。縣總工會成立黨史教員、勞動模范、工匠人才工作隊,巡回到加盟企業開展"一講三送"活動,暢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引領職工聽黨話、跟黨走;進車間與,與職工面對面研判技術難題18次,分享科研成果24項。縣總工會主席帶領"聯盟"理事會成員,到該縣"天中勞模之家公益協會"學習交流,聽取意見建議,傳承勞模精神。為跨企業拜師學藝、開展"師帶徒匠帶兵"活動提供了條件,"自助餐"式、"導師帶徒"式技術傳授交流活動相繼展開,援請工匠人才跨企業授課培訓1510 人,開展技術交流指導21次,重點答疑402人,通過"聯盟"網絡平臺,上傳"工匠講堂"課件8個、行業絕活17條、先進工作法27項,自撰研討論文6篇,激發了員工掌握新知識的能動性,彰顯出產業工人隊伍技能提升的品牌效應。
同行業產、學、研一體化
汝南縣有立馬、綠佳等9家新能源電動車整車制造企業,隨著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盟的建立,該縣新能源電動車制造規模逐步發展壯大,配套生產企業鞏固發展61家,2021年,生產整車160萬輛。"聯盟"聘請河南工業大學、科技大學專家學者指導產品研發,發揮彭世國、應小芳、孫留彬、谷永強等一批勞模和工匠人才專長,創新開發電動車錳酸鋰電池、雙核長里程、智能鑰匙和防火墻四項技術,達到產品安全、容量、續航、舒適"四個"升級,完成技改2 項,調整生產工藝和技術11項,創效 140 余萬元,其中,支持環保型的技術改造,在全縣得以推廣應用,實現了改、創、推的新契合,申報河南省專利。加盟企業對互惠共贏的產、學、研一體化模式稱贊說,以前搞創新是單干,現在遇到難題提交"聯盟"一起研討,企業難點集體破解,員工不只單純掌握技術,而是全方位提高素質。
責任編輯:姚晶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