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詩意千尋瀑,揮灑杏壇三月風
——訪駐馬店市第一高級中學教師劉金菊
駐馬店網訊(記者 李楊)日暖風和,香樟如蓋,陽光下的校園流淌著幽幽書香。2021年12月14日,對于駐馬店市第一高級中學的劉金菊老師而言,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她的生活里綻放了兩朵燦爛的花兒:在剛剛閉幕的全國中學語文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劉金菊獲得了一等獎;在正在進行的河南省新教材網絡培訓會上,劉金菊展示的示范課《“家鄉文化生活”單元總結》得到了專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評。這是繼2017年中國好教育“同課異構”大賽全國總冠軍、2019年河南省優質課大賽一等獎之后,劉金菊在語文教學方面取得的又一突破。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劉金菊能夠在高中語文教學領域耕耘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可以說,完全得益于她的一腔熱愛——從教以愛,兩種素養——為學以書,立身以正。
熱愛染出幾多綠,丹心育出一片紅。對于教育,劉金菊有一種近乎偏執的熱愛。這種熱愛由來已久,刻骨銘心。從小,她就有一個美麗的夢想:當一名中學語文老師,為學生點燃中國文化的燈火。很多年前,當她還是一個不更事的孩童時,小學語文老師騎著自行車帶她去幾十里外的縣城參加競賽。她坐在老師身后,輕輕揪著老師的衣角,感受路邊的微風,眺望碧綠的原野,一粒種子悄悄種進了心田。后來,讀了初中,另一位美麗的語文老師把她領進了文學的殿堂:將珍藏的文學名著全部拿給她看,鼓勵她堅持文學寫作,和她一起去田野漫步,尋找自然的力量。于是,當初的那一粒種子慢慢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高考后填報志愿時,劉金菊所有志愿填報的都是師范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再后來,她夢想成真,在三尺講臺揮灑到如今。劉金菊開玩笑地說:“不管生活中遇到多少不如意的事兒,只要我一站到講臺上,一看到學生亮晶晶的眼睛,心情就會立馬舒展,云開月明。”她是發自內心地熱愛教育,熱愛語文教學。她的熱愛也深深感染了學生,不少學生因為她而選擇去師范大學的中文系就讀,從她手中接過了傳承中國文化的火炬。
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學生張一林說:“我們的語文老師劉金菊仿佛是從大唐穿越而來的女子,既有陽光的豪邁與熱情,又有晚霞的婉約與優雅。”學生公認,劉金菊的語文課詩意流淌,趣味橫生,不經意間盡顯文化底蘊。這離不開她豐厚的文學素養。小時候,她上學比一般孩子要晚,但讀書的習慣卻早早就養成了:小學二年級,“趙匡胤”的名字只認得一個“趙”字,卻捧著一本借來的《趙匡胤演義》讀得樂不思蜀;放學路上,邊走路邊看書,藍墨水在新衣服的口袋里肆意流淌竟渾然不覺,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回家自然免不了討一頓打;寒冬長夜,一個人偷偷點著煤油燈,坐在小方桌前,讀書到雞鳴不已,腳凍得失了知覺,心情卻無比滿足……劉金菊說,讀書讓她能更敏銳地認識生活、更清醒地認識自己、更自信地面對學生。書,早已成為她生命的一部分。她不僅自己愛讀書,還立志要把讀書的種子播撒到每一位學生的心中,讓學生成為真愛文化、真有文化、弘揚文化的人。
惟愿本心清似水,種花潤草滿園香。劉金菊始終認為,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能映照老師的人品。每一位老師都應該把“修身立人”作為自己教學的終極目標。從教十六年,劉金菊一直秉承“將心比心,心心相印”的教育情懷,時時刻刻把自己的姿態放到和學生一樣的高度:學生不喜歡老師拖堂,她就盡可能準點下課;學生不喜歡老師戴有色眼鏡看人,她就盡量一視同仁;學生給她推薦很奇怪的歌與小說,她就認認真真地去聽去看,然后和學生探討審美問題;學生因家庭原因不夠自信,她就在課堂上裝作無意地談到自己讀書時雖貧窮寒酸卻開朗自信的生活;從班主任處得知學生之間鬧了矛盾,她就在講授課文時自然而然地穿插“與人相處之道”等話題……正是在這樣的潛移默化中,學生們感受到了她的真實與真誠、真率與真情,發自內心地愛上了語文和她這位語文老師。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對此,劉金菊深以為然并一直身體力行,她從不滿足于僅僅在課堂上傳授語文知識,總是將自己對人生的認識仿佛于不經意間融入其中,以期影響學生的性格與人格。她帶的第一屆學生陳遠見曾給她發信息說:“劉老師,當初您對課文的具體講解我已經記不清了,但我永遠記得您在課堂上說過的那些‘題外話’,它們直到今天還在啟迪我的人生。”
從教十六年,劉金菊已送走十屆高中畢業生。一千多名學生,像一千多顆星星,分布在祖國的東西南北,在時代的天幕中散發著屬于他們自己的光芒。而劉金菊,依然在驛城這片教育沃土上,孜孜不倦地撒播著愛與文化的種子。她說:“我有一個夢想,我夢想我的學生都能成為善良、豐富、高貴的人。我相信,我的夢想并不是夢!”
責任編輯:李楊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