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區有個紅色村莊 李先念曾在這里建起了抗日根據地
王天定 圖/文
河南省遂平縣嵖岈山區的槐樹鄉有個李興樓村。這里是一片紅色熱土,留下了李先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足跡。
李興樓村的袁莊有一個老宅院,這里曾是李先念居住過的地方。1944年春天,日本侵略軍集中了9萬多人向河南鄭州、許昌、漯河、洛陽等地大舉進犯,國民黨駐軍一觸即潰,使河南大好河山大部淪入敵手。根據黨中央指示,在豫鄂邊區活動的新四軍五師政委鄭位三和師長李先念,帶領部隊突破敵人層層封鎖,于11月初來到李興樓西部山區,就地開創革命根據地,發動組織群眾抗擊日偽軍的進攻。
老宅院的前邊是“豫中抗日根據地紀念館”。館內翠柏聳立,門頭上掛著“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的牌子。
“豫中抗日根據地紀念館”內有塊浮雕墻,雕刻著三路大軍會師嵖岈山的情景。在抗日戰爭即將勝利的前夕,毛主席提出了“綰轂中原”的戰略決策,即:加強中原地區武裝力量,大力牽制國民黨軍隊,在中原地區形成一個強大的武裝集團。新四軍五師政委鄭位三、師長李先念請求黨中央集結八路軍河南軍區王樹聲、戴季英和王震、王首道的部隊于中原。1945年10月15日、16日、17日,這三支部隊先后到達,會師后開始南下,打響了桐柏戰役。
李先念在這個老宅院居住時,親手栽下了這棵柿子樹。憶往昔,人們來到這里會有無限的思緒。
這棵柿子樹葉生葉落,年復一年,見證了抗日戰爭那段難忘的歲月。
山村大媽很愛美,種的百花開滿園。
大媽出門去放羊,天天目睹小山村在變樣。
山村大伯喜開顏,如今的日子比蜜甜。
先輩們在嵖岈山這片紅土地上點燃了紅色火炬,為革命流血犧牲,換來了國泰民安。如今嵖岈山風景秀麗,百姓們在山里蓋起了一棟棟小樓房。山里人吃水不忘打井人,他們賡續紅色血脈,傳承革命精神,嵖岈山區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責任編輯:魏甜甜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