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戲化人的楷模 ——談周明理戲劇作品的藝術特色
摘要:指劇作家對作品故事結構、情節設置、形象塑造中的語言表述。上述六大戲劇藝術特色,構成周明理戲劇作品的獨特情節鏈條,跳動著新時代劇作家的新思想、新手法、新路徑、新希望,堪稱周氏戲劇創作獨家秘籍。這秘籍決定明理創作路上的成功,如此發展還將行穩致遠、飛得更高。
□王申
周明理的戲劇作品,我多有拜讀。他代表我市參加上級大賽的劇本,我也多有參與分析研究,直至跟團排練并參賽獲獎。因此,我熟悉他戲劇作品的獨特技巧和他那與眾不同的六大戲劇藝術特色。分述如下:
一、上連天線。從哲學上講,戲劇屬意識形態范疇,受上層建筑制約,起社會教化功用。上連天線是劇作家必須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弘揚主旋律,倡導多樣化,宣傳真善美,傳承正能量,讓作品與民心共振、與時代脈動,明理就是這樣的劇作家。他不畏社會浮華,穩坐創作舞臺,在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每個關鍵節點均有優秀作品問世。從1986年毛頭小伙時的處女作《戴枷的欽差》搬上舞臺,并拍攝成戲曲電影引起轟動,到《紅河綠柳》《搶來的警官》參加河南省戲劇大賽分別榮獲優秀劇目獎,再到近兩年的《追夢》《金鳳歸來》連續數屆榮獲河南省戲劇大賽文華大獎、文華劇作獎、第九屆黃河戲劇節金獎、優秀劇本獎,他始終堅持用舞臺故事、藝術形象、藝術語言、藝術旋律,實踐自己的使命與擔當。他的作品高光亮麗、弘揚正義,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文本現代而時尚,既沒有樣板戲中的“高大全”“三突出”,又沒有傳統劇中的“粗陋俗”“黃土毒”。他在固本基礎上創新,在創新前提下固本,另辟蹊徑、浴火重生,鍛造出屬于自己戲劇作品的藝術特質——“高大尚”“三為民”。“高”是戲劇思想上的高立意,“大”是戲劇結構的大氣派,“尚”是戲劇人物的新時尚;“三為民”,即“為民立命、為民盡責、為民放歌”。筆鋒之巧妙、語言之精確,以戲化人、以藝育人,彰顯出政治說服力和藝術感召力。
二、下接地氣。明理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了人民、關心人民、謳歌人民,成了他源源不斷的創作源泉和動力。下接地氣,地氣在哪?在他看來,在厚重的戲劇沃土里,在人民群眾的心目中,在時代發展的節點上,在火熱的社會生活中。所以,他寫什么成什么、寫一部成一部。他在農村放過豬、喂過牛,打過鐵、燒過窯,什么都干過。處處留心皆學問,苦練方可功夫深。艱苦的生活歷練,豐富的生活積累,令他一提起筆,各種鮮活的戲劇人物便躍然紙上。直到現在,他在創作戲劇作品前,都會背起行李深入基層、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和那些當官的、為民的、唱曲的、賣飯的、補鞋的等不同身份的人交朋友,激發創作靈感。他創作的每一部新作都具有“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歡樂人民的歡樂,憂患人民的憂患”的品質。劇本脫手,劇團爭著上演,公司競相拍片。直至近年,他的新作井噴式推出,在多部大戲搬上舞臺榮獲大獎的同時,影視公司還先后將他的《鄉村警官》《農家媳婦》《農家妹子》《農家賢妻》等十多部三農題材的現代戲拍攝成戲曲藝術片,在全國播映。其中,《農家妹子》《農家賢妻》《梨鄉妹子》分別榮獲河南、河北兩省“五個一工程”獎。一連串舞臺現代戲和戲曲藝術片的推出,讓周明理的名字叫響河南、享譽全國,成為河南三農題材劇作第一人。
三、家國情懷。千百年來,誰能寫就家國情懷的好戲,誰就能創作出精品力作,而家國情懷的戲不好寫,要想寫成功,必須下一番硬功夫。講明白家國情懷的含義,弄清楚家國情懷的層次,宣揚好社會主義主旋律,把握好戲劇矛盾的沖突線,處理好應有的國與家、家與親、親與民、民與情的四層戲劇人物關系,對周明理來說如烹小鮮。在新編歷史劇《陳蕃》中,塑造的太傅形象,清正賢明、廉潔奉公、愛民如子,成為時代官吏的楷模;《搶來的警官》中的派出所所長劉文功執法為民、克己奉公,成為真正安定一方的定海神針;《皇家驛站》中的驛丞鄭方誠實守信、機智果敢、不畏皇權,在樂山下桑園中竟然為明朝養育出一位小皇子,讓小小驛站(駐馬店)一舉揚名;《追夢》中的第一書記王山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身殘志堅、勇于擔當,助力社會弱勢群體,為扶貧題材現代戲創造了新思路;《金鳳歸來》中的平美鳳,致富不忘鄉親,回鄉競爭村主任,攻堅克難、脫貧致富,為下一步農業發展指明了一條“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的樣板村的新樣式。一出出讓人叫絕的劇情,一串串感人的故事,一個個血肉豐滿的人物,可親、可愛、可敬。在談其創作體會時,明理說:“戲劇作品要做到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對生活中的事件不能拿來就用,應加工改造,提升到藝術要求的高度。”“戲劇是呈現真善美的平臺,是弘揚中華文化精髓的舞臺。”以文立業、以文鑄魂、以戲化人,這是明理對家國情懷的完美詮釋。
四、人文關愛。人文是人類社會的各種文化現象。在劇作中,要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的關系、上級與下級的關系、男人與女人的關系、長輩與晚輩的關系等,明理是編織人文關愛的高手,每出大戲都敘事清楚、說理透徹,筆鋒精確、唯美抒情,展示出妙筆生花之功。《金鳳歸來》上演成功,說明他的戲劇作品有著與眾不同的地方。用八個“巧”字可概括他創作該劇的技巧,即“巧定主題巧寓意,巧說故事巧布局,巧設矛盾巧化解,巧生情愫巧結緣”。尤其是劇中美鳳與山青志同道合的愛情表現得惟妙惟肖。在明理筆下,男女愛情早已沖破封建禮教的枷鎖,不再用“私奔”“拼死”“化蝶”等舊套路,取而代之的是他的新筆法,把事業線與愛情線交織,引起人性與人性的交合、情感與情感的交融、人心與人心的共鳴。哪怕是一個小角色,他都精心打造,令其燃起美的霞光、善的火花、真的向往、愛的追求。如《追夢》中的二魁、《金鳳歸來》中的二成,費盡心思地設置機趣,傳遞人文關愛,給觀眾美的享受,堅守著舞臺審美的圣潔。
五、雅俗共賞。共賞彰顯劇作家的文韻風采。指劇作家對作品故事結構、情節設置、形象塑造中的語言表述。大體分三個層次,即粗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俗共賞。從實講,明理在初始階段的作品,語言上還有點兒粗糙,但粗中有細、戲詞不混,透著本真與靈氣,伴隨戲劇創作的歷練和悟性的提升,在推出《紅河綠柳》時便顯現出俗中透雅,邁入了戲劇創作的成熟期,一發而不可收,創作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在戲曲語言的哲理性、思想性、藝術性、邏輯性、鮮活性上,明理的作品發生了質的飛躍。如《搶來的警官》中唱詞:“黨還是當年的共產黨/天還是這方土地這片天/為什么百姓對咱滿腹怨/有個道理在里邊/得人心者得天下/水能載舟也翻船。”朗朗上口的唱詞,規范音律的字韻,作曲家稍加韻色,即成為膾炙人口的聲腔,達到“粗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俗共賞”的藝術作品高境界。
六、大眾喜歡。戲劇作品是演給觀眾看的,讓專家與觀眾都喜歡是劇作家的不懈追求。用五點可以歸納明理戲劇作品演出時的感人場景。一個氣場。氣場是由戲劇演出形成的劇場效應。明理戲劇作品有矛盾、有沖突,有哲理、有情趣,戲劇情勢走向層層疊加,形成強大氣場。兩種現象,即共鳴與聯想。演出時觀眾表現出以自己的生活體驗、感情記憶、審美期盼,通過聯想或想象給劇作形象以補充豐富,形成戲誘人走、心隨人行的審美現象。三大效果,即養眼、養耳、養心,完成一個賞心悅目的審美過程。由物及人、由此及彼,以小見大、以假當真,無中生有、連接古今,觀眾不能自控,情緒沉浸在戲中,戲好養眼,韻美悅耳,細想滋肺養心。四個特點,即亮點、笑點、喜點、悲點,由劇情大起大落、悲歡離合而引發的不同情緒宣泄。五種表現,即掌聲、笑聲、哭聲、嘆息聲、鴉雀無聲,前四聲好理解,不再作詳述。鴉雀無聲是指在劇情進到高潮、呈現緊打慢唱、無伴奏吟唱時出現的場景,此時的劇場靜如止水,掉根針就能聽到響聲。舞臺變成了五線譜,劇場變成了歡樂池。演員不再是演員,成劇中角色,癡情忘我,瘋了似的;此時的觀眾不再是觀眾,傻了似的,只會傻傻地笑、傻傻地哭、傻傻地喜。當然,明理戲劇作品的演出不全如此,而大多數作品都有出其不意的奇效。
上述六大戲劇藝術特色,構成周明理戲劇作品的獨特情節鏈條,跳動著新時代劇作家的新思想、新手法、新路徑、新希望,堪稱周氏戲劇創作獨家秘籍。這秘籍決定明理創作路上的成功,如此發展還將行穩致遠、飛得更高。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