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解 構筑平安建設新格局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的汝南樣本
摘要:落實制度 強化源頭預防 在堅持排查、分析、研判、調處等基本制度的基礎上,汝南縣結合工作實際,堅決落實6項制度,即統籌聯調制度、定期接訪制度、公開聽證制度、聯動調解制度、定期聽取案件匯報制度、“三親自”工作制度。
駐馬店網訊(記者 牛云強)近日,記者在汝南縣汝寧街道龍亭社區采訪時,提起基層社會治理話題,這里的居民爭先恐后打開了話匣子:“俺家樓上住戶的水管漏水,協商幾次沒有成功,最后是調解員出面解決了。”“鄰居遛狗不拴繩,嚴重影響居民安全和衛生環境,調解員及時出面調解,養狗人把狗送到了鄉下。”
近年來,汝南縣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創新矛盾化解方式,著力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汝南模式,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讓全縣無因矛盾糾紛調解不及時而發生“民轉刑”“刑轉命”案事件,先后被評為省、市信訪工作先進縣。
建設平臺 健全三級網絡
走進汝南縣新建的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這里的辦公室、接待服務室、視頻接訪室、談話室一應俱全,紀檢、政法、信訪、行政執法等部門集中入駐。該縣加強縣、鄉、村三級平臺建設,健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網絡,落實接待群眾和先期矛盾化解工作。
今年4月,有群眾反映汝南縣汝河人家小區居民劉某夜晚多次對妻子大打出手,嚴重影響鄰居休息。專職調解員陳保偉及時來到劉某家走訪調查,原來劉某的妻子患有精神分裂癥,經常亂砸東西,導致劉某動手打人。經過耐心細致做工作,劉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承認了錯誤,并保證不再毆打妻子。
該縣依托綜治中心、群工站、司法所、派出所、民政所等建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對村級上報、鄉級受理、縣級交辦的矛盾糾紛組織專門力量,摸排調查,有效杜絕了重大信訪案件的發生。
多元化解 促進案結事了
小矛盾不化解就有可能釀成大案件,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讓矛盾雙方都能接受處理結果,實現案結事了,這是基層社會治理汝南模式有效運行的魅力所在。
該縣完善社會治理組織機構,在網格化管理的基礎上,配備專兼職調解員2548名。創新工作機制,制訂《汝南縣兩代表一委員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工作實施方案》,代表委員定期接待來訪群眾,調解矛盾,解決群眾熱點、難點問題。
11月中旬,汝南縣龍亭華府小區14歲青少年張某,由于正處于青春期,心理波動大,十分叛逆,家長放棄管教聽之任之。調解員張月美上門對張某進行心理疏導,耐心說服教育,張某很快有了改變,也端正了學習態度。張月美還添加了張某家長的微信,進一步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該縣推進多元化解措施,推動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配合,在縣、鄉綜治中心設立矛盾調解中心,組建了醫患糾紛和交通事故調解室、物業糾紛和婚姻家庭調解室、勞動爭議和土地糾紛調解室等,整合各方資源,實行精確分流,合力化解矛盾。
落實制度 強化源頭預防
在堅持排查、分析、研判、調處等基本制度的基礎上,汝南縣結合工作實際,堅決落實6項制度,即統籌聯調制度、定期接訪制度、公開聽證制度、聯動調解制度、定期聽取案件匯報制度、“三親自”工作制度。
對于一些疑難矛盾問題,該縣逐案明確調處方案、責任單位、責任人和調處時限,每月聽取一次辦理情況匯報,每季度抽取部分案件進行督導督辦,促進矛盾問題的化解,有力促進基層的和諧穩定。
一項項制度的落實,有效化解了矛盾。2020年以來,汝南縣群眾來訪同比下降36%,來訪人數下降31%,無因矛盾糾紛化解不及時導致矛盾激化、引發“民轉刑”案件及群體性事件發生,維護了全縣社會大局穩定。 6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