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歷史的旁觀者
摘要:國盛民強、國弱民孱,正是近代以來中國的貧弱,才導致河山被踐踏,生靈遭涂炭。新征程上,吾輩當自覺背負歷史的重托,堅定汲取奮進的力量,自省、自立、自強,中國人的命運就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腳步必將不可阻擋。
新華社記者 蔣 芳 邱冰清
南京進入“歷史時刻”。凄厲的警報聲長鳴于耳畔,提醒人們不忘84年前日本侵略者在這座城市制造的人間慘劇。
歷史,從未走遠。30萬死難者,不只是一個冰冷的數字,而是一個個有名字、有家庭、有夢想的鮮活生命。61位仍在世的幸存者也不只是“活著”,每每回憶沾滿鮮血的童年噩夢,有人仍會泣不成聲。
歷史,殷鑒不遠。隨著中日關系重回正軌,總有人想要遮住陳舊傷疤,然而“不知道”“不承認”“不要提”正是部分日本政客對待南京大屠殺事件的態度。
總有人問: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么關系?事實上,這段歷史告訴我們,何以從昨天走到了今天,又如何在把握現在中走向未來。
國盛民強、國弱民孱,正是近代以來中國的貧弱,才導致河山被踐踏,生靈遭涂炭。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道路決定命運,發展才能自強,更是苦難歷史留下的深刻啟示。1937年的劫難留給南京、留給中國的這道傷疤,不能遮蓋,唯有正視!國行公祭,既是哀悼,更是警醒!
如今,我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新征程上,吾輩當自覺背負歷史的重托,堅定汲取奮進的力量,自省、自立、自強,中國人的命運就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腳步必將不可阻擋。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