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車間“扶出”幸福感
摘要: 據了解,張樓鎮竇剛編制廠在專注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為群眾提供技能培訓,吸納當地人員在扶貧車間就業,人均月工資2000元。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在各類扶貧政策的扶持下,像汝南縣張樓鎮竇剛編制廠一樣的扶貧車間如雨后春筍般在張樓鎮茁壯成長,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
記者 王朝朝 通訊員 張春芬
有產業才能富民,有事業才能興家。近年來,汝南縣張樓鎮著力推進“扶貧車間”轉型升級,逐步把“扶貧車間”建成“發展車間”“致富車間”,實現村民就地、就近就業,張樓鎮依托“扶貧車間”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12月11日,記者來到張樓鎮河北社區的扶貧車間。車間里30多名工人正忙著編制藤椅。這里的工人有男有女,有年長者也有年輕人。一名正在忙碌的工人是河北社區十組的村民桂愛枝。平時她要照顧母親,所以不能外出打工。聽說河北社區的扶貧車間招聘工人,她便前來應聘。編制工作不受時間限制,她可以隨時來工作。這里的流水線有拉鋼、編坐板、拉側鋼、固定人字形、編前后擋、封口6個工序,桂愛枝在最后一道工序工作。桂愛枝說:“我來這兒10多天了,剛來時老板耐心地跟我們講解,手把手地教我們。現在我一天可以編制6個長藤椅,那些熟練的工人一天編制10多個可以掙100多元錢。不受時間限制的活適合我們這些既可以照顧家,又可以掙錢補貼家用的人。”
藤椅編制車間。
提起這份工作,老板竇剛樂得眼睛瞇成一條線。他說:“扶貧車間是自己發展事業的廠房,還是其他村民就業掙錢的地方。這里也有脫貧戶,大家在扶貧車間里干,離家近,錢袋子也鼓起來了,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汝南縣張樓鎮竇剛編制廠采取來料加工的模式經營,竇剛和工人一起努力加工生產。竇剛說:“我們編制廠主要負責加工,實行訂單模式經營,不愁銷售問題。我們需要的工人多,歡迎找活的村民前來工作。”
據了解,張樓鎮竇剛編制廠在專注企業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為群眾提供技能培訓,吸納當地人員在扶貧車間就業,人均月工資2000元。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在各類扶貧政策的扶持下,像汝南縣張樓鎮竇剛編制廠一樣的扶貧車間如雨后春筍般在張樓鎮茁壯成長,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張樓鎮扶貧車間穩定吸納勞動力就業近200人。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