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動詮釋愛與責任 好丈夫照顧癱瘓妻子十五載
摘要:相濡以沫 苦里覓甜 1993年,張群山經人介紹結識了妻子彭桂梅?;叵胝疹櫰拮拥倪@些年,張群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她是為了這個家受的苦,我有責任守護她一輩子,只有她在,我們的家才算完整。”病了15年,妻子彭桂梅從最初沒有活下去的信念到現在對未來充滿期盼。
駐馬店網訊(記者 楊見博 高琳琳)12月10日上午,記者走進驛城區蟻蜂鎮彭樓村張群山家中,張群山正在給躺在床上的妻子彭桂梅做全身按摩,只見他手法熟練、非常有耐心地從頭按到腳,這幅溫馨和諧的畫面就像冬日里的暖陽,讓人倍感溫暖。
張群山與彭桂梅夫妻倆的日常生活雖然看起來很平常,但是讓記者沒想到的是這樣的日子持續了15年。15年來,張群山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癱瘓的妻子,夫妻倆成了村里的模范好夫妻。在日前發布的2021年度河南省“鄉村光榮榜”系列人物中,張群山獲得“好丈夫”榮譽稱號。
為充分發揮群眾身邊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提振群眾精氣神,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按照省文明委工作安排,從2021年4月起,省文明辦組織開展了“鄉村光榮榜”系列人物選樹活動。
相濡以沫 苦里覓甜
1993年,張群山經人介紹結識了妻子彭桂梅。“那時我25歲,她比我小,淳樸、善良、勤勞,我覺得她就是一個能持家過日子的女人,當時我就決定照顧她一輩子。”聽到丈夫說起兩人相識相戀的過程,彭桂梅的眼角泛著淚光。
婚后的家庭條件雖然不太好,但是夫妻倆勤勞苦干。張群山在外賺錢,妻子彭桂梅在家種田,把家里的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簡單的日子過得幸福而甜蜜。隨著女兒和兒子的相繼出生,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幸福美滿。夫妻倆互敬互愛,共同經營著這個清貧的小家,一家人其樂融融。
千辛萬苦 不離不棄
正當夫妻倆憧憬著美好生活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打破了這個家庭原本的溫馨和寧靜。2006年,妻子彭桂梅患上類風濕病。張群山為了給妻子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積蓄,最后換來的是妻子全身癱瘓。
“她是我的妻子,照顧她是我一生的責任。”張群山毅然決然挑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擔。為了給妻子治病,他變賣家產。生活雖然艱難,但是他說:“只要她還在,家就在。”
為愛堅守 至死不渝
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誓言,只有相濡以沫的每一天。張群山把對妻子彭桂梅的承諾和守候,深深嵌進了生活日常,既拉扯一對兒女,又下地干活、打工賺錢。為了不耽誤農活,他每天早早起床,在妻子睡醒之前先到田里干農活。到飯點時,他匆忙趕回家為妻子洗漱、做飯、喂藥……這些事情,他每天都要做很多次,累得筋疲力盡,卻從未有過怨言。
回想照顧妻子的這些年,張群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她是為了這個家受的苦,我有責任守護她一輩子,只有她在,我們的家才算完整。”
“不知道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遇到了這樣一位好丈夫,如果沒有他,我恐怕就不在人世了。如今,日子越來越好了,我要更加堅強,好好活著、好好陪著他。”病了15年,妻子彭桂梅從最初沒有活下去的信念到現在對未來充滿期盼。“這15年來,每天做飯洗衣、伺候病人,一般男人哪個做得到呢?”“兒女孝順、家庭和睦,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提起張群山,群眾紛紛豎起大拇指。
久病床前見真情。這個53歲的男人,用15年如一日的堅守,用15年無微不至的照顧詮釋了“丈夫”二字的深刻內涵和一個錚錚漢子的責任與擔當,始終不拋棄、不放棄、不離棄,用堅持和執著書寫了人間最美的愛情故事。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