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滅的記憶——龍泉寨里聆聽紅色故事
摘要:當年紅25軍長征部隊過來時,譚向善的兒子譚行栓才三四歲,譚向善在世時經常給兒子譚行栓講當年紅軍戰士送的這塊銀圓滾落到老鼠洞的故事,譚行栓在世時經常給兒子譚家起等人講這塊銀圓的故事。
記者 李賀建
泌陽歷史悠久,古稱比陽,明洪武十三年定名泌陽至今。
泌陽是一方紅色的熱土,1924年即有黨的活動,1927年,中共泌陽地方黨組織成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泌陽人民支援紅二十五軍長征,留下了很多動人的故事。兩塊銀圓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12月5日是星期天,記者在駐馬店市直工委駐村干部楊光煒等人的帶領下,來到高邑鎮譚園村委龍泉寨,見到了兩塊銀圓故事譚向善的后人譚家起。
譚家起深情講述兩塊銀圓的故事。
談起往事,譚家起有點激動。
1934年11月16日,鄂豫皖蘇區紅25軍在軍長程子華、政委吳煥先、副軍長徐海東率領下,高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的旗幟,從大別山區信陽羅山縣何家沖出發,奉命西征,到晉陜開辟抗日根據地。
1934年11月23日傍晚,紅25軍長征部隊從桐柏歇馬嶺進入泌陽縣高店鄉陳茨園村,23日晚上夜宿在泌陽縣盤古鄉二郎、臥牛山、李店一帶。24日天不亮,紅25軍就開始了新的征程,他們沿著盤古山北麓,穿過安子溝,經過馬谷田鎮的陳莊、河南、羅橋等村莊,進入了高邑鄉譚園村,11月24日夜宿譚園,臨時軍部設在高邑鄉譚園村龍泉寨,部隊宿營在胡栗沖、曹寺、羅溝一帶。
紅25軍長征途經泌陽期間,紀律嚴明,宣傳抗日主張,進行思想動員,得到了泌陽地下黨組織的積極配合和沿途人民群眾的擁護。
紅25軍11月24日晚上駐扎在譚園村時,譚園村龍泉寨有個為人厚道,會木匠手藝的譚向善,當地人稱呼他“譚木匠”,譚木匠的兒子譚行栓(又名譚行均)出生不到六個月時,妻子就去世了,父子倆相依為命,靠一手木匠手藝維持生活。部分紅軍戰士在泌陽地下黨組織秘密配合聯絡下,當晚住在了人口少、人緣好的譚木匠家里。第二天早上出發前,將譚木匠(譚向善)家里院落打掃得干干凈凈,添滿水缸。臨走為了表達謝意,紅軍戰士就送給譚向善兩塊銀圓,放在了他家桌子上,譚向善堅決不要,拿起銀圓準備還給紅軍戰士,在一再推讓時,其中一塊銀圓不小心掉到地上,滾到了北屋西山墻桌子下面的老鼠洞里,譚向善趕忙用手去掏,結果銀圓順著老鼠洞滑進了石頭墻根腳下面。
駐村干部楊光煒所指之處即為紅軍進寨之路。
紅軍部隊走了以后,為了免遭國民黨反動派的報復,譚向善挑著木匠擔子,帶著兒子譚行栓隱姓埋名,遠走他鄉,到桐柏縣回龍鄉龍窩一窯洞里避難,靠木匠活為生,直到新中國成立后才從桐柏龍窩遷回龍泉寨。
當年紅25軍長征部隊過來時,譚向善的兒子譚行栓才三四歲,譚向善在世時經常給兒子譚行栓講當年紅軍戰士送的這塊銀圓滾落到老鼠洞的故事,譚行栓在世時經常給兒子譚家起等人講這塊銀圓的故事。每當這座石頭老房子快塌的時候,譚家起就會修一修,一方面由于是祖輩留下的百年祖屋,另一方面這間房子當年是紅軍長征住過的,紅25軍戰士當年送給的一塊銀圓,現在還埋在他家石頭房子里。
老房子還保留著當年的面貌。
譚行栓4年前去世,彌留之際一直念叨,給孩子們交代,將來有一天北屋三間老石頭房子實在支撐不了必須拆掉的時候,一定要記住把那塊兒銀圓找出來,上交給國家。
譚家起目前在家門口一家紅酒企業上班,老石頭房子被譚家起保護得很好,他希望將來修建紅25軍長征宿營地軍部舊址時,能將他家這座石頭房子利用起來,對后人進行長征歷史紅色文化教育。
其實,在高邑鎮,還有一些紅25軍的故事。泌陽縣黨史研究室主任郭曉勇在他所著的文章《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一文中,也記述了軍民之間的魚水深情。
據高邑鎮銅山溝胡栗沖人張興太講,當年紅25軍的紀律非常嚴明,下山找水喝,遇到誰家水缸不滿還主動去挑水填滿,誰家有活也是幫著干。當老百姓知道這就是紅軍后,主動往山上送茶送飯。其中一戶村民張興全家開的有一個豆腐坊,于是就給部隊做豆腐吃。張興太當時去幫著燒鍋,他看到紅軍戰士們每盛一碗豆腐腦就往旁邊的竹篩里扔一個銅板,不要錢就堅決不喝。當時他家本來想慰問紅軍呢,結果后來一算收的錢比出攤做生意掙的還多。
也正是有了當地村民的擁護和充足的糧食供給,紅25軍在泌陽縣內得到了充分的休整,為下一步沖出象河關,取得方城縣獨樹鎮、拐河斗爭的勝利,擺脫敵人圍追堵截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紅25軍戰士嚴明的群眾紀律和高尚的革命品質,也為當地留下了不朽的光輝記憶!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今的高邑鎮產業興、鎮容靚,森林覆蓋率達到65%,被授予“河南省國土綠化先進鄉鎮”稱號,奏響了鄉村振興的協奏曲。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