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字看為人民謀幸福的經濟學 ——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生動實踐述評之一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經濟思想從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出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引領中國發展更加聚焦“美”,是為人民謀幸福的經濟學,在廣袤大地繪就美好生活、美麗中國、美美與共的高質量發展畫卷。
新華社記者
發展為了誰?怎樣發展?這是時代之問的必答題。
2012年11月15日,剛剛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的習近平給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新時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引新實踐。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經濟思想從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出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引領中國發展更加聚焦“美”,是為人民謀幸福的經濟學,在廣袤大地繪就美好生活、美麗中國、美美與共的高質量發展畫卷。
共享美好生活:“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
百姓歡迎的紅啤梨、植物肉,智能咖啡機,手術機器人,美妝“黑科技”……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諸多更具品質、科技含量更高的全球好物亮相,瞄準中國百姓消費新趨勢。
從解決“有沒有”到挑選“好不好”——進博會的這一幕,正是新時代美好生活的縮影。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出發,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全面小康夢圓,復興氣象激蕩。——美在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
當社會生產不再落后,當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人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
“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強烈,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習近平總書記洞察深刻。
告別排浪式消費,我國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人們青睞科技和文化含量高、使用方便、看上去更美的產品;衣著更注重品質,餐飲更注重健康,向往“詩意棲居”,出行不再遙遠……一張張幸福剪影,構成一幅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的美麗圖景。
——美在增強民生獲得感的成色。
發展為了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
“要從人民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反復出現的問題出發,拿出更多改革創新舉措,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社會治安等問題一個一個解決好,努力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構建覆蓋全民的基本服務體系,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制定民法典保障人民合法權益,扎實推進平安中國建設……在公平正義陽光照耀下,人人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
近日,國際權威民調機構蓋洛普發布《2021年全球法律與秩序報告》,中國以93分名列第二,排名連續三年上升,成為全球最具安全感國家之一。
——美在精神世界的日益豐盈。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
掃碼看全文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