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惠加力鄉村振興 老磨坊譜寫“三農”曲
摘要:政府引導,產業主導,社員參與,構筑合作社特色農業融合發展新平臺,讓貼上“西平小麥”地理標簽的玉中石磨坊的石磨面,不斷添力西平地標新高度。
記者 許靜 通訊員 焦艷華
河南,地處中原,土地肥沃,是我國糧食增產核心區,駐馬店市西平縣1100平方公里的黃土地,又是“西平小麥”主產區。“老驢拉磨——原地打轉”,坊間歇后語,曾一度是上個世紀一代人記憶里熱搜詞。至如今,膾炙人口的歇后語,已把過往故事,演繹成縈繞在豫南大地西平縣鄉村裊裊炊煙、繚繞于市井巷尾煙火色。綠色食品,健康食材,催生中原糧倉“西平小麥”應運而生,讓黃皮膚的笑容里溢滿了幸福。
河南“西平小麥”,不僅僅是一個地理性品牌符號,西平縣五溝營鎮呂哨村農民呂海州石磨坊碾出的石磨面,也登上大雅之堂成了“桌上寵”,香餑餑。
稅加力賦動能,鄉村老石磨坊轉起來
11月4日,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來臨之際,駐馬店市政府在上海舉辦名優特產品推介會。西平縣委書記李全喜向來賓客商介紹西平名優特產品,推介貼上“西平小麥”地理標簽的“彥威”牌石磨面系列,一下抓住眾人眼球。
慕名造訪,記者見到剛從上海參加推介會回來的石磨坊“掌門人”呂海州,他介紹說,“孔局長為我們石磨坊產銷出主意、找路子煞費苦心,讓我特感動。”他與記者同來的國家稅務總局西平縣稅務局盆堯分局分局長孔軍平相視一笑,拉開了話題。
2019年4月份,玉中石磨坊開業不久,正趕上全國第28個稅收宣傳月。孔軍平來企業進行稅收宣傳、政策輔導。期間,在朋友圈發一組石磨坊產品系列圖片,一下子勾起遠在外地家鄉人關注。這位家鄉人和他是部隊上的老戰友,退伍后一直在杭州做電商,看到多年不見的戰友朋友圈“彥威”牌石磨面系列產品后,一下子勾起他的思鄉情結。隨打來電話,讓快遞過去一小袋面粉和十斤一袋雜糧掛面,就是想回味下小時候老磨坊流出的家鄉味道。有心的孔軍平放下電話,特意從小區門口糧油部買來一袋石磨全麥面,再配上一提“彥威”牌雜糧面條快遞過去。沒曾想,五天后,老戰友從杭州打來電話說,“老戰友,你算是幫我辦件大好事!我家從來不吃面食兒南方媳婦還有岳母,吃了咱家石磨面后,感覺吃出了南方人餐桌上從未有過的味道。蒸出來的小包子分享給左鄰右舍,都異口同聲說,‘河南人,西平面,好吃,真中!’”孔軍平借著微信平臺聯絡感情,和老戰友聊起家鄉玉中石磨坊生產的石磨面、來自保護區內老王坡大糧倉萬畝無公害“西平小麥”種種來路。那一端,離家多年的戰友再也坐不住了,第二天就乘高鐵風塵仆仆趕來。從石磨坊的糧食篩選、清洗、投料、溫控、產出全程考察一遍。回到杭州不久,他在電商平臺上架“彥威”牌系列產品,把來自玉中石磨坊充滿家鄉味道的石磨面推進異地市場。目前,電商平臺貼有“西平小麥”標簽“彥威”牌子石磨面品,占他貨架90%席位。
“‘民以食為天’,在人們吃膩了山珍海味后,各種雜糧面系食材,又一次理性回歸城鄉家庭‘餐桌子’、‘饃筐子’。”說到面“寶典”,呂海州這個與“西平小麥”打三十多年交道的老家人如數家珍。石磨面就是抓住現今人們對餐桌上健康食材需要、舌尖上欲望,讓銷聲匿跡、幾近失傳的民間老石磨,再一次煥發生機。“老石磨再次轉起來、石磨面再次進入尋常人家、撬動城鄉食客味蕾,當地稅務部門跟蹤服務,給傳統小磨坊注入動力,功不可沒。”呂海州伸出大拇指點贊。
記者饒有興趣地和他聊起石磨坊標簽“彥威”牌的來歷,一下子勾起呂海州深藏多年、不為人知的故事。原來“彥威”是他兒子的名字,和“煙味”音似,用兒子名字作商標注冊,把一份鄉村煙火味兒寓意鄉愁中,延續鄉村裊裊炊煙,寄托一份鄉愁情結,讓“西平小麥”香味兒更濃、更回味無窮。這就是玉中石磨坊“掌門人”呂海州注冊“彥威”品牌的初衷。
“春雨潤苗”注活水,滴灌“西平小麥”萬畝良田
“我們合作社每走一步,都離不開黨的好政策和國家對‘三農’工作關心關注,稅務部門稅收好政策時時助力,讓我倍感暖心。”呂海州感慨地說,這些年來,當遇到稅收政策難題、享受到稅費減免降緩各環節配套政策時,我總是想起當地稅務部門“稅務大講堂”流動宣傳車開進合作社田間地頭、向社員無償傳經送寶講政策的畫面,眼前浮現他們送“及時雨”的身影。
糧安天下,舍我其誰。呂海州今年48歲,打18歲那年起就從事糧食購銷業務,一直圍繞麥子做文章,和黃土地結緣很深。三十年來,和農民打交道,最理解他們春種秋收的辛苦和難處。“我也是伴著種子銷售、化肥農藥免稅,農業機械補貼、農民種地直補好政策一步步走過來的莊稼漢,見證了國家惠農政策全過程。”李海州談興正濃,記者無意間翻開桌上一個小本本,密密麻麻記錄著石磨坊貼有“西平小麥”標簽面系列產品示意圖,這是他親手繪制、遍布國內二十多個省市的銷售網。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武漢、大連、杭州、昆明、廈門、柳州、成都,“彥威”牌系列面,一度成為電商平臺熱銷產品,還和北京市昌平區一家農產品團購商行建立穩固的訂單式銷售網。
“吃上石磨面粉,找回童年味道。”這是玉中石磨坊主人呂海州標簽性口頭禪。“國家好政策源源投送,稅務部門持續加力優服,上門輔導‘手把手’,送政策、添溫暖,為合作社這株幼苗注入新活力,我圍繞土地做文章興趣越來越濃。”呂海州咽下一口茶說,我在2臺磨盤的基礎上,又上了9臺石磨,進行無數次琢磨更新,冰冷老磨盤注入歲月溫情,確保生產控溫45度,面粉原汁原味,適應大眾口感,磨破歲月老石磨既保持了原貌,又較好傳承延續敦樸厚重,達到日產8噸產能。再也不用擔心手機一響,客戶催貨,急得我頭上冒汗,不分晝夜連軸轉的尷尬。
如今,石磨坊源源不斷流向城鄉餐桌的石磨面,僅是西平縣玉中種植專業合作社萬畝良田衍生品。石磨坊,所有面類系列原材料,均來自素有“中原糧倉”、“中原小盆地”、貼有國家地理性標簽的老王坡3.1萬畝高標準農田保護區內。據權威部門考證,“西平小麥”富含蛋白質,胡蘿卜素,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膳食纖維等營養性物質,面粉微黃色,筋道,耐咀嚼,口感好。
暖風涌動苗先覺。稅務部門加持服務“三農”,政策引導,催生“西平小麥”分蘗發芽、助長合作社萬畝無公害麥田長勢。特別是近兩年,石磨坊投入運營后,產業化融合,政府引導,企業主導,稅務部門加力便民春風如春雨潤苗,系列服務“連環拳”打出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新天地、新思路,搭建產業融合多樣化新平臺。
“藍色力量”助鄉村振興,為“網紅面”添香
記者來到玉中石磨坊產品代理商行,剛剛卸下一車“彥威”牌石磨面,一垛垛碼得整整齊齊。
“我不是刻意要為哪家產品做廣告,雖說做的生意不大,這些年還真沒少和這個石磨坊打交道,也經常關注市場行情和有關特色農產品信息。自從幾天前看了咱縣委書記李全喜在上海推介這個面粉新聞后,更堅定了我做下去的信心,又連夜聯系預定5噸‘彥威’牌面粉,保‘雙節’供應,讓充滿家鄉味兒‘網紅面’供應市場不斷鏈。”以為筆者是顧客的店老板寇先生,一邊擦手,一邊撣著身上面漬笑容滿面地說。
說話間,只見一個穿著時尚女孩兒掃碼付款,提著挑選好的掛面正欲離開,記者好奇地緊跟幾步問明來意。“大學畢業來西平縣務工快三年了,對這個面一直情有獨鐘,每次買掛面必選‘彥威’牌,這個面讓我吃出濃濃鄉愁和地道麥香味兒。”女孩子說,我是來自信陽的打工妹,在西平縣嫘祖服裝園區一家服裝廠做財務工作。本來是不喜歡吃面食的,在這待的時間長了,也就養成天天吃面習慣;去商場超市轉多了,慢慢發現“彥威”牌這個網紅掛面,口味醇香,夠筋道好,吃了還想吃。
“去年合作社升級為國家級種植合作社后,僅生產設備、農機農具、種糧補貼、農資綜合直補盡享25萬元惠利;銷售社員生產的農產品,每年均享受各項稅費減免近30萬元。把這些政策‘紅包’又投入大型農機具更新換代、新型無人機噴灑農藥現代農業上來。”呂海州說,合作社將社員所需肥料、種子均以低于市場20%的價格全供,吸納120名貧困家庭及留守婦女來合作社務工,輻射周邊700多農戶增產增收。
2019年,西平縣玉中種植專業合作社手持“西平小麥”名片,在第六屆農業農村部“農合之星”既“優秀合作社、優秀合作人物、優秀合作社品牌”推介現場亮相,被授予“優秀合作社”;2020年,呂海州被駐馬店市授予“十佳優秀農民”。
糧安,則天下安。這個對黃土地傾注感情的呂海洲,一直在為扛牢糧食安全默默奉獻一己之力。他指著墻上合作社組成一覽表向記者介紹,合作社最初由5名社員出資組建,現發展社員110人,自種1120畝土地,托管村民土地1.6萬畝,每年幫助當地農民就地轉化優質“西平小麥”7500噸。稅務部門依懂政策、信息靈、渠道廣優勢,為我們和知名企業從中穿針引線,搭建產供銷平臺。從2007年開始,就與全球500強企業中糧集團的中糧面業(漯河)有限公司建立糧食深加工鏈,年轉化西平優質小麥600噸。“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中國農民,西平的莊稼漢。中國人飯碗里必須裝滿咱自家的放心糧、吃上地地道道‘西平小麥’,讓咱‘西字號’農產品標志更出彩,守好“彥威”自己的品牌,不枉為一個家鄉人在鄉村振興路上,為老百姓做點兒實在事的初心,這正是我三十年深耕黃土、不懈追求的夢。”
慢品中原煙火色,縱覽鄉村歲月長。有口皆碑是品牌魅力,也是生命力,更蘊含著品牌信譽背后辛勤耕耘黃土地的故事。政府引導,產業主導,社員參與,構筑合作社特色農業融合發展新平臺,讓貼上“西平小麥”地理標簽的玉中石磨坊的石磨面,不斷添力西平地標新高度。稅收政策助力惠農,“藍色力量”添彩鄉村振興“大合唱”,讓飽含“西平小麥”家鄉味兒、思鄉情,化作一曲鄉村振興路上幸福歌,鄉愁的步伐走的更遙遠、更穩健、更堅實。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