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舉行主場報告
摘要:圍繞應用型高等教育、服務支撐做大做強數字經濟這一主題,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魯昕深刻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從經濟全球化和數字經濟的背景出發,深入探討了應用型高等教育面臨的共同挑戰。
擘畫產教融合新藍圖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第八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舉行主場報告
記者 滑清泉 楊 森
天中大地喜迎盛事,產教融合再譜新篇。11月25日,第八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主場報告在黃淮學院圖書館中華廳舉行。與會業界專家和知名學者采取線上方式分別為論壇作主旨報告,共商新階段、新征程下產教融合創新突圍之路,為構建現代教育體系貢獻真知灼見。
省教育廳廳長宋爭輝、副市長宋慶林等出席。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副理事長、黃淮學院院長劉先省主持。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張力以“‘十四五’時期高質量職業技術教育與培訓體系若干重點”為主題,從“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視角出發,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教育事業發展的巨大成就,描繪了“十四五”時期我國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的未來趨勢。
“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三教統籌協調、混搭發展,才是今后的大勢所趨。”張力提出,要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知行合一辦學理念,在職普融通上下功夫,從教育與培訓全方位混搭、優化配置服務資源、加強政策協調、推進協同創新等方面,推動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繼續教育深度融合,構建銜接溝通各級各類教育、認可多種學習成果的終身學習立交橋。
在主題為新一輪審核評估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報告中,安徽大學黨委書記蔡敬民介紹了新一輪審核評估的背景,闡釋了新一輪審核評估的分類,分析了新一輪審核評估的6個新特點,總結了新一輪審核評估應用型高校方案的9個特征,為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的高等教育改革創新提供了前沿指導。
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青島國際院士港產業發展顧問葛興福在主題為人才培養如何適應未來全球經濟技術變革的報告中認為,要從工業化和數字化給我們帶來的諸多挑戰出發,把基本技能、社交技能、跨文化技能作為人才培養的支柱,以適應未來全球經濟技術的飛速變革和創新發展。
“面向智能世界,我們的數字化人才,特別是跨技術、跨產業的人才非常短缺。”在主題為深化產教融合、繁榮ITC產業人才生態的報告中,華為中國政企人才發展部部長李朝軍介紹了數字化時代的ICT人才培訓與認證體系,希望通過共生數字資源、共創教學模式、共建產學師資、共育產業精英等路徑,繁榮ICT產業人才生態。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志華在主題為面向未來的工程科技發展與工程學科建設的報告中,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新和學科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為指導,從2035年世界工程科技發展展望、工程學科升級背景下的學科建設、工程科技與創新創業創造人才培養三個層面,深入闡釋了未來工程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方式路徑。這將有力推動應用型高校學科和專業建設,形成不斷完善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為源源不斷培養一流工程技術人才提供重要的經驗啟示。
“創新創業教育不是簡單的讓大家發明一個技術、創辦一家公司,它有更加深刻的內涵。”鐘志華指出,要在高校人才培養體系變革中突出創新創業教育,注重學科交叉融合,提高創新實踐能力,強化制度空間保障,推動工程學科改革和發展提升。
圍繞應用型高等教育、服務支撐做大做強數字經濟這一主題,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魯昕深刻闡釋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從經濟全球化和數字經濟的背景出發,深入探討了應用型高等教育面臨的共同挑戰。
“我們國家從轉型初期的工業經濟時代步入了數字經濟時代,這是第八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的深刻背景。”魯昕指出,應用型高等教育要堅持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數字經濟建設健康發展、服務數字經濟人才培養、服務數字社會人才培訓,更好地為全球數字化轉型提供人才和技能支撐,以應對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挑戰。
一條條新思路、新方法重若千鈞,一個個新案例、新模式切中要害。前瞻思考匯聚成變革的洪流,必將推動新時代產教融合邁向更高階段。
回顧七年光輝歷程,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品牌型論壇,成為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國際平臺,被譽為中國教育界的“達沃斯論壇”。展望未來,與會代表衷心期盼通過第八屆論壇,為新時代產教融合發展走深走實開啟新思路、擘畫新藍圖。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