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紅薯粉條成致富“金條”
摘要:口門村手工紅薯粉條制作在當地很有名氣,成為村民致富的產業。當地紅薯種植歷史悠久,土地多為黃土和沙土混合,這樣的土地產出的紅薯個兒大、皮厚,淀粉含量高,口味獨特。當地村民種植紅薯,最多的一戶種植十幾畝,除了留點兒自家吃外,其余的全部加工成粉條,掙錢快,易保存。
駐馬店網訊(記者 高琳琳 通訊員 米山)每到入冬時節,驛城區西部山區許多鄉鎮都有手工制作紅薯粉條的傳統。板橋鎮口門村是當地有名的傳統手工粉條加工專業村,粉條制作歷史悠久。如今,口門村的手工紅薯粉條已成為地方標志產品。
11月24日,記者在口門村黑石山南山坡看到,村民正忙著晾曬手工紅薯粉條(如圖)。這個曬場有10多畝,是該村紅薯粉條加工戶許學用的。
在許學用的加工廠門前,加工粉條的人排成長隊。該廠每天加工3500多公斤紅薯粉條,安置20多名脫貧戶在家門口就業,普通工每天可掙150元錢,技術工可掙500元錢。許學用靠加工粉條年收入10多萬元,是當地帶貧先進個人。
傳統手工粉條制作有打芡、和面、漏粉、撈粉、冷卻、晾曬、捆扎等工序。隨著時代的進步,和面和漏粉工序已經由機械代替,提高了生產效率,加快了村民致富步伐。
口門村手工紅薯粉條制作在當地很有名氣,成為村民致富的產業。
板橋鎮地處板橋水庫,依山傍水的天然優勢,賦予了該鎮獨特的生態環境和農業資源。當地紅薯種植歷史悠久,土地多為黃土和沙土混合,這樣的土地產出的紅薯個兒大、皮厚,淀粉含量高,口味獨特。新鮮的紅薯無論煮、烤、蒸,味道都非常好。而且這里的紅薯出粉率高。
“我們的粉條綠色無公害,銷路沒問題。當地村民種植紅薯,最多的一戶種植十幾畝,除了留點兒自家吃外,其余的全部加工成粉條,掙錢快,易保存。當地政府大力支持,產品通過網絡賣到北京、天津、浙江等地。這一批粉條加工出來后將銷往天津,一客商前兩天訂了2500公斤貨。”許學用高興地說。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