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得到他人幫助 如今帶著侄兒報恩
摘要:為保障張軍峰兄弟幾人的生活,劉偉又給張軍峰在附近的窯廠謀到燒窯的活兒,每月工資20元,并把其弟張軍亮安排到生豬養殖場工作。為幫助張軍峰家發展生產,劉偉還給他們買來2只母羊喂養,又幫他家栽植了5畝花木,期望張軍峰家有個好收成。
記者 楊曉暉 王朝朝 通訊員 楊明華
“走,咱炸油條去。”11月21日一大早,汝南縣常興鎮韓寨居委會脫貧戶張軍峰像往常一樣,騎上電動車,帶著侄兒張一博去街道上的劉偉早餐店幫忙干活。2017年起,張軍峰和侄兒一直堅持這樣做,而且從不要報酬。
張軍峰和侄兒在早餐店里幫忙。
張軍峰為什么這樣做?話還得從頭說起。
結緣
張軍峰的父母去世得早,兄弟4人,他排行老二。1981年春,哥哥因病去世,嫂子改嫁。家里只有3間草房,而且欠了100多元外債,不但沒錢上學,就連一日三餐也吃不飽,生活的重負壓得張軍峰喘不過氣來。
1981年夏,在常興街道開榨油坊的劉偉,得知張軍峰家的情況后,伸出了援助之手。
“軍鋒弟,只要有人在,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開了一個榨油坊,你先到店里幫忙,一天管三頓飯,每月給你開10元錢的工資,咋樣?”聽了劉偉的話,窘迫不堪的張軍峰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在20世紀80年代初,每月能有10元錢的收入,而且吃飯不花錢,待遇算很不錯了。
張軍峰個頭不高,人機靈勤快,嘴也甜,深得劉偉和顧客的喜歡。每天早上,張軍峰打掃完榨油坊的衛生,將榨油機清理一遍后,便開門迎客。日復一日,張軍峰像辛勤的蜜蜂,不停地忙碌。劉偉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考慮到他家還有兩個弟弟,劉偉便一天給張軍峰結一次工資,以便他保障兩個弟弟的正常生活。
1984年底,劉偉改行。為保障張軍峰兄弟幾人的生活,劉偉又給張軍峰在附近的窯廠謀到燒窯的活兒,每月工資20元,并把其弟張軍亮安排到生豬養殖場工作。這讓張軍峰一家重燃起生活的希望。
“認識劉偉是緣分,沒有他的熱心幫助,俺兄弟幾人就沒有今天。”憶起當年,張軍峰淚眼婆娑。
從此,沒有一絲親情關系的劉偉和張軍峰,結下了兄弟般的深厚情誼。
受助
張軍鋒年輕力勝,燒窯、出磚,工作起來連軸轉,雖然很累,但每月有收入,能顧家,張軍峰累并快樂著。
天有不測風云。1985年8月的一天,燒了一上午磚的張軍鋒,大汗淋淋地跳進河里洗澡,萬萬沒想到,上岸后,直挺的腰板變得佝僂起來。醫生告訴他,這是熱身子被涼水激著了。張軍鋒頓時嚇癱在地。正直18歲的青春年華,轉眼間成為殘疾人,張軍鋒想死的心都有。
“軍鋒啊,你父母死得早,兩個弟弟一個殘疾,一個未成年,你要尋了短見,弟弟咋辦?”劉偉苦口婆心地勸他。
看到張軍峰家的草房漏雨,劉偉買來石棉瓦,爬上爬下地搭上;張軍峰和弟弟們缺少衣服,劉偉就給他們買回來;逢年過節,劉偉還給他們買來米、面、油和豬肉、魚等物品;張軍峰家種地沒錢買種子、肥料,劉偉買來送到他們家,還開著自家的拖拉機免費為他們耕種。20多年來,夏秋收種,不用張軍峰操心,劉偉都幫他辦好了。
2010年,在劉偉的幫助下,張軍峰的四弟張四軍蓋了新房,成了家。2011年,因為家庭困難,四弟的愛人生育一孩后,遠走他鄉。2014年春,張四軍把不滿4歲的兒子留給張軍峰,自己外出務工去了。
2015年,居委會將張軍峰、張軍亮兄弟倆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政策好,加上兄弟倆努力,2019年,張軍峰家光榮脫貧。
報恩
盡管張軍峰家脫了貧,但劉偉的幫助從沒間斷,特別是張軍峰的侄兒張一博上中學后,劉偉和妻子對待張一博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樣,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
2017年,劉偉開辦了一家早餐店。張一博就讀的學校離早餐店不遠,劉偉安排張一博一日三餐到自己店里吃飯,包子、油條、豆腐腦、胡辣湯、茶葉蛋等,想吃什么吃什么,早餐店成了張一博的“免費食堂”。為幫助張軍峰家發展生產,劉偉還給他們買來2只母羊喂養,又幫他家栽植了5畝花木,期望張軍峰家有個好收成。
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回想起自己的經歷,張軍峰對劉偉充滿感恩之情,一心想報答他。
劉偉的早餐店生意紅火,但缺乏幫工。張軍峰每天一大早就起床,早早來到早餐店,幫忙炸油條、糖糕,一直忙到中午。
對張軍峰的熱心幫忙,劉偉每月都要給張軍峰一些勞務費,但都被張軍峰拒絕了。張軍峰說:“你對俺的恩情,俺一輩子也還不完,咋能還伸手接錢呢。”
除自己在早餐店幫忙外,每周六、周日和節假日,張軍峰都會帶著侄兒張一博來到早餐店,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兒。
“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讓張一博從小養成辛勤勞動的良好習慣,心懷感恩,將來像劉偉一樣,做個善良和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張軍峰說。
如今,張軍峰和弟弟們吃穿不愁,侄子學習成績優秀。他逢人便夸黨的政策好,感激像劉偉一樣的好心人。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