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萬眾一心磅礴力量 譜寫新時代雙擁篇章——遂平縣高質量推進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工作紀實
摘要:如今,在加快推動高質量跨越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現代化駐馬店更加出彩絢麗的偉大進程中,遂平兒女和駐遂平縣部隊官兵將大力弘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優良傳統,勠力同心,勇于創新,攜手開創雙擁工作新輝煌。(本版圖片由遂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
每年“八一”建軍節、春節期間,遂平縣委書記何冬(右五),縣委副書記、縣長侯蘊(左五)等四個班子領導帶著黨和政府的溫暖走進駐馬店軍分區慰問官兵,為他們送去慰問金和慰問物資。
遂平縣始終把雙擁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形成了黨政軍牽頭,全民參與、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雙擁工作新局面。該縣建立健全軍地聯席會、議軍會、雙擁工作推進會、座談會等制度,與駐遂平縣部隊共商雙擁大計。
遂平縣提高政治站位,把支持駐遂平縣部隊建設、軍民并肩戰斗作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多為部隊官兵辦好事、辦實事,切實維護了現役軍人的合法權益,譜寫遂平縣人民群眾愛官兵、駐遂平縣部隊官兵愛人民的美好華章。
遂平縣始終堅持為現役軍人和退役軍人以及優撫對象辦實事、解難題,嚴格落實各項優撫政策,把解決重點優撫對象的“三難”問題放在重要位置,激勵了退役軍人的干事創業精神,鼓勵了社會青年參軍的積極性。
駐遂平縣部隊官兵把遂平縣當作第二故鄉,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等各項活動,大力支持和踴躍參與遂平縣經濟社會建設,恪盡職守,奉獻青春,為遂平縣各項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筑牢堅實后盾。
遂平縣把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融入每所學校、每個社區、每個家庭。
軍愛民,民擁軍,遂平縣社會各界紛紛開展雙擁共建與慰問活動。
記者 張新理 姚晶 通訊員 李巖
無論是崢嶸歲月,還是和平年代,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優良傳統,一直在遂平這片熱土上賡續傳承。
早在新中國成立時,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遂平縣嵖岈山公社播灑了革命的火種,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團結局面,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
遂平縣,這是一方有著擁軍優屬光榮傳統的熱土。在這里,人民視軍隊如長城,把軍人當親人;在這里,官兵視人民如父母,把駐地當故鄉……
2009年、2013年和2017年,遂平縣分別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表彰為“河南省雙擁模范縣”;2013年1月,被市委、市政府、駐馬店軍分區表彰為“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先進縣”。遂平縣連續15年榮獲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連續三屆榮獲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2017年9月,遂平縣榮獲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2018年11月26日,根據市委機構改革的需要,遂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掛牌成立,至2019年5月30日,遂平縣17個鄉鎮(街道)和203個村(居)均成立了退役軍人服務站。
如今,遂平縣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改革亮點不斷涌現,重點領域改革成效明顯,關鍵環節有效突破,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堅實保障。勤勞勇敢、純樸善良的遂平兒女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唱響了一曲曲新時代奮斗贊歌。
2021年,遂平縣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創建新一屆河南省雙擁模范城(縣),健全工作機制,全面落實政策,創新活動方式,扎實推進雙擁創建工作,譜寫了新時代軍民攜手心連心、汗水澆灌文明花的雙擁新篇章。
高標準去謀劃 開創雙擁工作新局面
2021年5月20日,遂平縣黨管武裝工作會議召開。遂平縣委書記、縣人武部黨委第一書記何冬以及縣四個班子領導尹永彪、張強、夏有倉、牛紹雷等參加會議。
何冬指出,要提高認識,增強黨管武裝的責任感、主動性,在備戰打仗、動員支前、保障打贏中發揮更大作用。要把黨管武裝各項任務落實落細,抓好后備力量建設,切實為部隊輸送高質量兵員,持續提升民兵隊伍的組織動員力、快速反應力、支援保障力。要提升國防動員能力,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用好紅色資源,加強國防教育,強化國防保障,加強軍地協同,深化軍民融合發展。要做好雙擁工作,全面落實擁軍優撫安置政策,把對軍人軍屬、退役軍人的關心關愛工作做好做實,真正讓國防后備力量成為建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遂平縣生力軍。
近年來,遂平縣始終把雙擁工作作為穩定社會、強兵富民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堅持把雙擁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部隊建設總體規劃,列入黨委、政府和駐軍的重要議事日程,做到與地方經濟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提高。為此,該縣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委副書記、縣長任第一副組長的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街道)、縣直各單位都成立了相應的雙擁工作機構。實行雙擁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并將其列為各鄉鎮(街道)和縣直各單位績效考評的一項重要內容,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每年評比兩次,年終總結表彰,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縣雙擁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工作合力不斷增強。建立了縣、鄉、村雙擁優撫對象三級服務網絡,設立鄉鎮、村(居)退役軍人服務站,駐遂平縣部隊成立了群眾工作小組,形成了遍布城鄉的雙擁工作服務網絡。
2021年7月28日下午,遂平縣委召開議軍會。縣四個班子領導何冬、侯蘊等參加會議。何冬指出,黨管武裝是軍隊后備力量建設的根本原則,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加強領導干部國防教育作為黨管武裝重要一環來抓,全面落實各項工作制度,不折不扣把黨管武裝工作推進到位、制度執行到位。
為保證各項工作的落實,促進雙擁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該縣先后出臺了《遂平縣擁軍優屬實施細則》《駐遂部隊擁政愛民工作細則》等系列重要文件,并建立了雙擁工作例會、走訪慰問、軍地合署辦公、優撫對象信訪管理、檢查評比表彰等工作制度,有效促進了遂平縣雙擁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
強化國防教育 營造雙擁濃厚社會氛圍
近年來,遂平縣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開展宣傳教育,堅持把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融入每所學校、每個社區、每個家庭,不斷增強全民國防觀念,做到和平時期不忘國防,發展經濟不忘人民子弟兵。
拓寬宣傳渠道。遂平縣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每年都要專題研究制訂全民國防教育計劃,把雙擁、國防宣傳教育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著重做到“四作四必”,即把雙擁和國防教育作為各級黨委中心組的必學內容、作為年度考核的必報材料、作為各級干部培訓的必訓課目、作為民兵訓練、企業職工崗前培訓、全縣中小學的必修課程。該縣黨政軍主要領導干部堅持清明節到九龍山烈士紀念碑前緬懷革命烈士,烈士紀念日組織黨政軍領導和社會各界群眾開展烈士公祭活動,多次舉辦國防教育報告會、國防知識講座、國防知識巡回宣講等,不斷拓寬全民國防教育路子。
近5年來,遂平縣接受國防教育、擁軍優屬教育50萬余人次,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創新宣傳形式。除每年春節、“八一”建軍節期間舉行專項慶祝活動外,每年的7月10日至8月10日定為雙擁工作宣傳月,廣泛開展軍民聯歡、文藝演出、走訪慰問、征求意見等活動,深入宣傳雙擁政策。出臺了《關于做好雙擁宣傳報道工作的意見》,將雙擁創建宣傳任務的完成情況同其他雙擁創建指標同時進行考核。2019年以來,該縣先后舉辦大型宣傳活動4次,采寫雙擁稿件90多篇(條),其中被國家和省、市報刊及內部簡報刊出15篇(條),在城鄉主要道路兩側醒目位置設立永久性標牌、刷寫墻體標語等60多幅(條),為軍烈屬等優撫對象發放光榮牌17600多塊、年畫2萬余張。建好宣傳基地。該縣投資200萬余元修復了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嵖岈山人民公社舊址,建成了豫中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修繕了142座散葬烈士墓,并對遂平縣九龍山烈士紀念碑、張店烈士紀念碑和2處烈士墓群進行了搶修。目前,這些宣傳教育基地免費對外開放,每年都有上萬名群眾自發前往接受教育,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該縣堅持每年開展一次“雙十大”(十大擁軍優屬模范、十大擁政愛民模范)、“雙十佳”(十佳雙擁社區、十佳愛國擁軍企業)推薦評選活動,定期召開優秀退役軍人、軍屬表彰大會,對部隊服役期間立功受獎的官兵進行獎勵,激發廣大軍民的愛國熱情。近年來,該縣涌現了劉三民等一大批擁軍模范先進人物。
落實優撫政策 關愛優撫對象
2021年11月3日,遂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在得知解放軍某部在遂平縣周邊進行軍事演習后,第一時間前往部隊演習現場,專程看望慰問參加軍事演習的部隊官兵,并為他們送去礦泉水、火腿腸、方便面等慰問品。解放軍某部官兵對遂平縣委、縣政府和縣人武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的慰問表示歡迎和感謝,在演習結束后并為這些單位贈送了錦旗。
2021年2月18日,遂平縣人武部政委牛紹雷,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殷耀林,副局長楊輝等前往遂平縣和興鎮草廟村李樓看望見義勇為英雄甘肅蘭州武警某部戰士孫培森。據悉,2月16日下午,孫培森探親走親戚返回途中,經過上蔡縣無量寺鄉七塊店村時,忽然聽見前方池塘邊有人呼救,趕緊快速騎電動車直奔過去,救下掉入池塘中的村民,被當地群眾傳為佳話。
近年來,遂平縣始終把落實優撫政策、保障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作為雙擁工作的重頭戲,扎實推進“三訪三送三網”建設(以走訪慰問優撫對象、走訪慰問現役軍人家庭和日常接訪走訪為內容的“三訪”制度,開展送政策、送溫暖、送幫扶“三送”活動,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認真落實優撫安置政策,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不斷提升雙擁工作水平。
健全工作制度。該縣先后制訂了《遂平縣迎接全市創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實施方案》和《遂平縣“雙擁在基層”活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各類優撫政策、提高了優撫標準,并將優待撫恤補助資金統一納入縣財政預算,由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實行社會化發放。建立了軍功獎勵制度,每年“八一”建軍節期間召開立功受獎軍人家庭表彰大會,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適當獎勵。
落實安置政策。該縣對城鎮退役士兵安置實行“三照顧、四公開、五優先”,即照顧立功受獎的、照顧長期在邊防和參戰的、照顧有專業技術特長的,安置政策公開、指標公開、對象公開、去向公開,參戰的優先、立功的優先、傷殘的優先、超期服役的優先、家庭困難的優先。積極做好軍休人員醫療經費、無軍籍職工補助補貼、未安置隨軍家屬生活補助費等各項待遇的落實工作。
落實扶持政策。該縣制定優先優惠扶持政策,對從事種植、養殖的優撫對象,優先提供場地,優先提供技術,免費辦理稅務、工商營業執照,并按照有關規定適當減免稅費。實行結對幫扶責任制,縣四個班子領導和縣直有關單位結對幫扶到戶,著力解決優撫對象生產、生活、醫療、住房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2019年以來,該縣共為優撫對象繳納醫療保險參保費用209.92萬元、門診費用51.65萬元,解決醫療補助176.7萬元;為重點優撫對象新建房屋45間、維修房屋220間;為93戶特困優撫對象解決糧種1萬公斤、化肥200多噸、面粉5萬公斤。
落實穩定政策。該縣完善涉軍問題工作機制,實行涉軍問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通報制度、預案制度、責任制度,積極開展進行一次家訪、交流一次思想、宣傳一次政策、解決一個問題、簽訂一份倡議的“五個一”活動,確保了一方穩定。
保障部隊建設 促進軍民融合發展
近年來,遂平縣充分發揮黨管武裝職能,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基層部隊建設,該縣在縣財政極為緊張的情況下,為縣消防救援大隊一次性投入資金800萬余元,進一步改善了辦公條件,10多個單位為96401部隊農場、縣武警中隊等援建圖書館,捐獻圖書2500多套。遂平全宇科技為部隊生產被服產品已陸續裝備到部隊。2019年以來,特別是“雙擁在基層”活動開展后,全縣鄉村、學校、醫院、商店等單位成立了“學雷鋒”“送溫暖”和“義務幫工”志愿隊396個,累計為重點優撫對象送糧油等物資100萬余公斤,幫收、幫種莊稼1230畝,修繕房屋160多間,每年辦實事800多次。交通、商業、醫療衛生、旅游等“窗口”行業廣泛開展掛牌為軍人和軍烈屬優先服務活動,設立了“軍人優先”“烈軍殘優先”專用窗口,景區為現役軍人、殘疾軍人提供免費服務。每逢重大節日,縣領導不但分組慰問本轄區駐軍及重點優撫對象,主要領導還親自帶隊到駐馬店軍分區、武警支隊、駐確山等部隊慰問,并與駐馬店市武警支隊和解放軍第990醫院結成友好單位。
人民厚愛子弟兵,子弟兵更愛人民。駐遂平縣部隊官兵把遂平縣當作故鄉,積極支持地方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以實際行動營造了軍民魚水情、一家親的良好社會氛圍。近年來,駐遂平縣部隊經常抽調干部戰士到學校作輔導報告,對入校新生組織軍訓2萬余人次。同時,駐軍96401部隊農場、縣消防救援大隊、縣武警中隊與遂平縣中小學校、敬老院以及駐地縣直單位結對掛鉤,大力開展文明共建活動,建立共建點12個。駐遂平縣部隊某農場官兵每逢重大節日都到敬老院為五保老人送米、面、油,幫助整理內務、打掃衛生、縫補衣物、理發,并長期堅持上街頭、走鄉村、串農戶為群眾做好事,為群眾搶收搶種莊稼1500多畝,修理農機具400多臺、各類車輛100多臺。縣人武部積極開展“五個一”工程(幫扶100個左右貧困村、資助1000名左右貧困生、幫帶1000名左右軍烈屬、解決100起左右軍人軍屬涉法問題、幫建100所農村醫療衛生室),幫扶的97個貧困戶基本脫貧,出資5萬元援建的槐樹鄉槐樹村衛生室已跨入全縣先進行列,先后為災區、希望工程、各類自然災害捐款捐物10萬余元。
同時,駐遂平縣部隊積極參與遂平縣鄉村振興、平安建設,為加快“四個遂平”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2019年以來,縣消防救援大隊出警10980人次,參加搶險救援、救火304次,為人民群眾挽回了大量的經濟損失;縣武警中隊出警180次,多次協助公安部門抓捕逃犯;縣人武部在全縣民兵中建立了“三級四層”治安防范網絡,擔負成建制出動民兵200人以上的任務5次,成功完成了撲救火災、維護重大活動秩序等任務。
征途萬里風正勁,揚帆破浪再起航。如今,在加快推動高質量跨越發展,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現代化駐馬店更加出彩絢麗的偉大進程中,遂平兒女和駐遂平縣部隊官兵將大力弘揚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優良傳統,勠力同心,勇于創新,攜手開創雙擁工作新輝煌。“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動人音符,在時代的大舞臺上匯聚成震撼人心的最強音;軍民一心,魚水情深,構筑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精神城墻,穩穩屹立在遂平縣軍民的心靈深處,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本版圖片由遂平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提供)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