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柱: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父子同當警察
摘要:小時候父親忙于工作,很少陪伴他,楊柱心中有太多的遺憾和不解。楊柱是閭河派出所社區民警,初到派出所,他對這個崗位是一頭霧水,對許多群眾的訴求都無從應對,父親楊玉軍把這種情況看在眼里,便在每天的空閑時候,手把手地將他做社區工作時的經驗傳授給他。
通訊員 王艷
楊柱,男,漢族,中共黨員,今年21歲,畢業于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21年通過社招考試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目前是正陽縣公安局閭河派出所社區民警。
楊柱的父親楊玉軍也是正陽縣公安局一名民警,曾幾何時,身穿警服的父親是他心中最靚麗的風景。爸爸是一名警察,光輝而又辛酸的職業。小時候,同學們都很羨慕楊柱有一個警察爸爸,但是身為派出所民警的他卻因為工作忙碌,很少陪伴楊柱。“記得我10歲的時候,有一年春節,我們打算回陡溝的老家過年。除夕當天,爺爺奶奶做好了飯等著我們回去,我們正在回家途中,爸爸突然接到加班的通知,爸爸便立即坐上了返程的車,第一時間回到崗位。”楊柱回憶著小時候的事情。雖然有時候覺得委屈,但當小時候的楊柱知道爸爸每天在為抓壞人而努力時,他心中就會油然而生一種敬畏感。
2021年,楊柱追隨父親的腳步,加入公安戰線,與父親并肩而立,共同擁有一個相同的名字——人民警察。畢業參加工作的一年來,作為新警的楊柱才真正地理解父親。小時候父親忙于工作,很少陪伴他,楊柱心中有太多的遺憾和不解。現在同時奮斗在公安工作的崗位上,他才真正地體會到父愛的無私與偉大,他才能真正理解了父親曾經有多少個日日夜夜戰斗在出警巡邏中,又有多少個假期無休忙碌于偵查辦案中,為的是保一方平安,守一方安寧,對得起身上這片藏藍。父親的愛總是沉甸甸的、實實在在的,總不擅于直接表達,沒有親昵的語言也不會過分的做作,就像兒童節隔天的漢堡炸雞套餐,沒考好時的默默鼓勵...
楊柱是閭河派出所社區民警,初到派出所,他對這個崗位是一頭霧水,對許多群眾的訴求都無從應對,父親楊玉軍把這種情況看在眼里,便在每天的空閑時候,手把手地將他做社區工作時的經驗傳授給他。楊柱很快適應了派出所工作和環境,迅速進入了角色,并深刻認識到要做好社區工作,必須先做好群眾工作,當群眾的貼心人。慢慢的,楊柱在工作中運用父親教給他的方法,拉近與轄區的居民之間的關系,緊密與村委會的工作人員溝通交流,深入農村,和老百姓一起拉家常,貼近群眾,他終于將自己的各項工作落在了實處。同時, 他利用每月警民懇談會,向群眾講評社區治安工作,既讓群眾增強了安全防范意識,又使他們真正感覺到社區民警的存在。一句問候、一個提示、一張笑臉、一杯茶,通過富有人情味的溝通,楊柱與群眾的距離縮小了。村里的群眾見到楊柱都親切的稱呼他為柱子警官。楊柱利用自己爽朗的笑容、親切溫暖的態度取得了群眾的認可。
作為一名新警,楊柱在派出所的日子有快樂也有失落,每當他工作遇到瓶頸時,父親楊玉軍總會用一名老警察的經驗和視角對兒子進行開導和指點。在今年的網絡安全周宣傳活動中,父子兩個一起走上街頭向群眾開展防電信網絡詐騙宣傳工作,楊玉軍看著兒子向群眾認真細致的講解防電信詐騙常識時,他那種溢于言表的興奮和開心不由的讓旁邊的同事為之動容,這可能這就是父愛最真實的樣子吧。
時間在兩代警察之間流淌的是傳承,在父子之間留下的是理解和支持。父愛的力量,總是靜默而堅定,當父親和警察這兩個身份重疊在一起,父親的愛更多地教會兒子什么是責任和擔當,也更讓兒子懂得使命和奉獻。
責任編輯:王歡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