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走過20年 已有35位杰出科技工作者榮獲“最高獎”
摘要: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已經走過了20年,35位獲獎者站上了最高獎的領獎臺。據數據統計,35位最高獎領獎時的平均年齡為84.屠呦呦是目前唯一女性獲獎者,也是唯一的非兩院院士獲獎者。她曾于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簡稱“最高獎”)是為了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和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五個獎項。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2019年1月8日,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獎金標準進行了調整。其中,最高獎獎金額調整為800萬元/人,獎金分配結構調整,全部由獲獎者個人支配。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已經走過了20年,35位獲獎者站上了最高獎的領獎臺。據數據統計,35位最高獎領獎時的平均年齡為84.3歲。其中,80~89歲人數最多,共20人,占比57%;超過90歲的8人;70~79歲6人。
歷年獲獎者中,領獎時最年輕的為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王選,65歲,也是60~69歲區間段內的唯一獲獎者。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程開甲和“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都是在96歲拿到這一殊榮,也是歷年來最年長的獲獎者。此外,35位獲獎者中,有7位“雙料院士”——既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他們是王選、閔恩澤、師昌緒、吳良鏞、鄭哲敏、劉永坦、顧誦芬。
屠呦呦是目前唯一女性獲獎者,也是唯一的非兩院院士獲獎者。她曾于201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科學類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