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的“抗疫衛士”
摘要:除此之外,一旦接到任務,王昆便帶領他的團隊,在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高風險人群的居家及活動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對密切接觸者隨時消毒,對重點場所預防性消毒,垃圾場、餐廳、車庫、樓梯間等都是他們的工作場所。
記者 王冰之
身穿防護服,頭戴護目鏡、防護面罩,身背50斤的消毒藥桶,不分晝夜、加班加點、連續作戰,驛城區疾控中心消殺科團隊義無反顧地為轄區群眾筑牢防護盾。在看似風平浪靜的疫情背后,其實暗藏無數危險與困難。10月31日,記者實地走訪了驛城區疾控中心消殺科,了解他們現在的消殺工作。
疫情面前,消殺是重要防線。該中心消殺科負責人王昆告訴記者,科室有3名男同志、1名女同志,在進行疫源地消殺的同時,也要做好數據統計工作。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及時對重點場所及有可能污染的場所進行疫點消毒和預防性消毒,從而切斷傳播途徑,確保消毒后的場所不再有病原體的存在。同時,他們還要對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及其相關場所進行指導、培訓,在保障他人生命安全的同時,確保自身安全。
為了保證防護效果,消殺人員在消殺時穿的防護服厚達兩層,再加上口罩、護目鏡等,武裝后密不透風。
每天早上8時,他們兩人一組,趕到轄區集中隔離點,對房間、樓梯、地面、墻面等進行全方位、無死角消毒處理。除此之外,一旦接到任務,王昆便帶領他的團隊,在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高風險人群的居家及活動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對密切接觸者隨時消毒,對重點場所預防性消毒,垃圾場、餐廳、車庫、樓梯間等都是他們的工作場所。特別是在室內負重狀態下進行消殺時,他們常常汗水模糊了眼睛、濕透了衣衫,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更沒有人想過要退出。在此次此刻,所有人都已經顧不上自己的小家庭。
當記者問到在這么危險的環境工作你們害不害怕的時候,他們的眼神堅定執著。“身為疾控人,這就是我們應該做的。”該中心消殺科魯文靖的話語擲地有聲。負責數據統計和后勤工作的女同志楊碧波,雖然不親臨一線,但依然在后方默默堅守著。剛來的新同志袁登科雖然年齡小,但依然選擇挺身而出,勇敢逆行。
消殺設備雖然不是最好的,但疾控消殺人員是最棒的,抗擊疫情的信念是最強的。驛城區疾控中心消殺科團隊的足跡遍布每一個疫情危險點。截至目前,該中心消殺科累計消殺面積約154800平方米。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別慌,我們在。”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