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四好農村路”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摘要:記者張勇 通訊員王友順 深秋時節,行走天中大地,一條條“四好農村路”從農村一直延伸到城市,帶美了風景,帶火了特產,帶旺了人氣, 演繹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截至2021年9月,全市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16518公里,列養率達100%,基本實現全市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
記者張勇 通訊員王友順
深秋時節,行走天中大地,一條條“四好農村路”從農村一直延伸到城市,帶美了風景,帶火了特產,帶旺了人氣, 演繹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截至2021年9月,全市農村公路通車里程達16518公里,列養率達100%,基本實現全市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全市已有4個縣區成功創建為省級“四好農村路”示范縣,35個鄉鎮被命名為市級“四好農村路”示范鄉鎮,156公里農村公路被評為“美麗農村路”,11個中心養護站通過省級驗收。
修一條道路帶動一片產業,帶富一方百姓。“四好農村路”建設極大釋放了發展活力,已成為駐馬店城鄉發展的重要引擎。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深入貫徹“既要把農村公路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的總體要求,營造“暢、安、舒、美”的交通環境,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保障和有力支撐。
以“建”為基礎,農村公路深度通達
各縣區政府科學編制“四好農村路”中長期發展規劃,合理編制農村公路路網,加快推進區域交通一體化和城鄉交通一體化,形成農村公路互聯互通。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各縣區聚焦打通交通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要求,優先實施民生工程,推進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設、村內主干道和進組入戶道路建設,推動全市農村公路由“通達”向“貫通”再向“結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城鄉一體化發展。2016年以來,駐馬店市累計完成農村公路投資96.9億元,其中新改建縣鄉道634.2公里,新改建村道和通自然村道路10324公里,新改建危橋20157延米,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4196公里。確山縣積極整合資金,精準扶貧,基本實現了貧困村戶戶通、戶巷通硬化路工程。確山縣“四好農村路”建設與鄉村振興、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等緊密結合,帶動提琴產業發展,讓“四好農村公路”建設成果惠及廣大農民群眾,成為農民奔向全面小康的坦途通途。
以“管”為手段,農村公路通行順暢
堅持“有路必管、管必到位”,嚴格落實“政府主導、各級路長分級負責、相關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和協調聯動機制,按照“縣道縣管、鄉村道鄉村管”的原則,各縣區、鄉鎮、村三級明確管理權責,對責任路段的公路(含隧道、橋梁)、附屬設施、綠化和環境衛生等實施全面綜合管理,形成覆蓋全市道路的縣、鄉、村三級路長責任體系。按照《公路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堅持依法治路的總體要求,研究分析轄境內超限超載車輛通過農村公路時間、路段等特征,建立交通、公路、公安、環保等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強化協調配合,嚴厲打擊超限超載、非法侵占破壞沿線設施等各類違法行為。整治路域環境,積極完善農村公路交通基礎設施,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損壞農村公路設施的違法行為,維護農村公路路產路權。組織運管、路政部門對管轄區域的道路進行依法管理;集中開展公路違章建筑、亂開道口、打場曬糧等現象治理;嚴肅查處侵占、損壞公路等行為;堅決取締“馬路市場”;有序推進公路用地確權工作,推進農村公路路田分家、路宅分家、路基加寬建設,規范埋設公路界樁,打造“暢、安、舒、美”的優良通行環境。在“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帶動下,驛城區走出了一條以公路引領農村發展、支撐鄉村振興的特色之路,更是找到了一條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暢途。驛城區西部山區便捷的交通路網,引來周邊城區居民旅游和消費,讓山區的農副產品直接進入城區居民的菜籃子,既喜了市民又樂了農民。
以“養”為保障,農村公路環境優良
截至目前,縣鄉公路經常性養護覆蓋率達到100%,村道經常性養護覆蓋率達到85%以上;確??h鄉村道路養護資金。嚴格落實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切實保障了農村公路養護經費投入??h區政府每年安排縣道不低于7000元/公里、鄉道3500元/公里、村道1000元/公里專項資金用于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從2017年起至今,市、縣按不低于當年本級財政公共預算收入1.5%的比例將農村公路養護生產經費納入年度財政預算,鄉鎮政府籌措一定資金用于村道日常養護,基本形成管養資金穩定來源渠道和長效機制。堅持農村公路綠色發展、生態發展,對轄境內農村公路適宜綠化路段全部高標準綠化美化,宜草則草、宜花則花、宜樹則樹,努力做到路與自然環境和諧交融。全市農村公路基本達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喬灌木草相結合的綠化美化標準,形成一路一景,一景一畫,人在車中坐,車在畫中行。打造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等“特色致富路”。推動“四好農村路+資源開發、文化旅游、特色小鎮”等業態衍生發展,帶動鄉村產業興旺和群眾生活富裕。全市創建的“喬、灌、花、草相結合一路一景的路肩綠化”、“一村一幅畫、一縣一特色”的“美麗農村路”,“標志、標線、標牌、爆閃指示燈相互輝映的沿線設施”“一應俱全的公路安全防護設施”“古色古香的農村公路客車站亭”,被沿線群眾稱贊為家門口和出行途中的免費景點。
以“運”為目的,農村公路四通八達
各縣區嚴格落實發展農村客運主體責任,推動建立農村客運政府購買服務機制,積極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建設,實施縣域內公交線網延伸或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確保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服務好”,實現農村客運持續健康發展。目前,全市所有鄉鎮和行政村(含貧困村)通班車率達100%,所有縣區實行了1元客車村村通;全市建制村全部能夠實現直投到戶,直接通郵比例能夠實現100%。上蔡縣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達到5A級,被交通運輸部確定為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第一批52個創建縣之一。我市7個縣區已通過省廳“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示范縣驗收,其中上蔡縣、汝南縣被省交通運輸廳授予第一批河南省城鄉道路客運一體化示范縣。全市各縣區利用“農村公路+物流”的發展,每天物流車輛直達村口,不出村就能把生產的產品發往全國各地。泌陽縣、正陽縣“四好農村路”建設為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生機和活力,泌陽花菇、正陽花生等農副產品遠銷海內外。
一路暢行伴隨一路美景。各縣區在做好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區域優勢,彰顯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建設一批旅游觀光線、歷史人文線、自然風景線、產業富民線,形成駐馬店市獨具特色的農村公路品牌。按照“打造精品、連成環線、整體發展”的工作思路,將“紅色竹溝、楊靖宇故居、嵖岈山、金頂山、老樂山、薄山湖、銅山湖、美麗常莊”等一批鄉村旅游、紅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態旅游景點串列起來,打造道暢景美的沿景點“四好農村路”快車帶,進一步推動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經營農家樂成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今年上半年,全市鄉村休閑游經濟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42%。以縣道、主要鄉道和通往景區道路為重點,打造農村公路示范路、紅色路、人文路、旅游路,持續完善農村公路綠道、步道、廊道、休閑區等“慢交通”體系;加快公路驛站、沿路休閑小游園、景觀小品、特色客運站點等設施建設,科學融合鄉村旅游、農家采摘、產品輸出等高效農業,不斷拓展農村公路服務功能。依托自然風景、人文歷史、鄉村旅游的有機融合,打造美麗景觀路、紅色旅游路、健康樂養路、精品環線觀光路、板栗產業富民路,持續提升“美麗常莊生態鄉村游”“紅色竹溝傳承教育游”“產業生產富民游”品牌,打造路好景美的美麗農村路,助力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農村公路的快速發展,增強了城鄉互動、縮小了城鄉差距、加快了城鄉一體化進程,改善了農村居住和出行環境,有效帶動特色種養業、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特色產業發展,成為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的紐帶。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交通運輸行業新聞熱線:0396—2819631,15839655921歡迎提供新聞線索?。?/p>
責任編輯:張勇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