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志愿軍戰士的家國情懷
摘要:為了更好地指揮作戰,張保恩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敵情和朝鮮當地群眾的情況,與當地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抗美援朝,眾多志愿軍戰士血染沙場,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看到電影《長津湖》熱播,老人感慨萬千,說:“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記者 徐明 通訊員 劉明一
電影《長津湖》的熱播,讓人們對抗美援朝那段艱苦而光輝的歲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于那段歲月,曾在抗美援朝中擔任作戰參謀的張保恩感慨頗多。
軍功章承載著張保恩老人的光輝歲月。
張保恩家住泌陽縣楊家集鄉晁莊村委蘇林村,今年已經90多歲。上中學時,抗日戰爭爆發,他毅然投筆從戎,參加了抗日戰爭。因為作戰勇敢、有才干,他很快被提拔為作戰參謀。
回想起那段在朝鮮戰場的歲月,老人記憶猶新。1950年,張保恩來到朝鮮戰場。因為讀過書,文化程度較高,并曾多次參加戰役,張保恩被任命為作戰參謀,指揮作戰。
為了更好地指揮作戰,張保恩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敵情和朝鮮當地群眾的情況,與當地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他還自學朝鮮語言,自己做筆記,了解每戶的情況,通過當地群眾了解敵情,運送情報,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抗美援朝,眾多志愿軍戰士血染沙場,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回國后的張保恩淡泊名利,做起了普普通通的農民。他尊老愛幼,團結鄉鄰,深受大家的敬重。
看到電影《長津湖》熱播,老人感慨萬千,說:“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我們要感謝黨,感謝那些為祖國犧牲的英烈,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為祖國的振興貢獻力量。”
投筆從戎抗日寇,橫槍勒馬三八線。看到現在祖國強大、人民幸福,張保恩十分欣慰。他說:“鄉村振興是國家的好政策。我希望農村能變得和城市一樣干凈整潔、方便宜居。這也是對志愿軍戰士最好的祭奠。”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