錨定航向奮勇爭先在建設現代化遂平新征程上闊步前行
摘要:深入開展健康遂平行動和全民健身工程,推動縣級公立醫院提標升級,加快新區醫養綜合體建設。從嚴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健全選拔任用體系,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完善考核評價機制,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
中共遂平縣委書記 何冬
市五次黨代會圍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駐馬店,明確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奮斗目標,為全市的發展擘畫了新藍圖。遂平縣深入貫徹落實市五次黨代會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機遇,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奮勇爭先,聚力打造農產品加工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產融合樣板區、全域旅游示范區和創新創業高地、安居樂業福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駐馬店貢獻遂平力量。
一、堅持項目為王,激活發展引擎
堅持高起點謀劃項目。圍繞“十四五”規劃、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等認真謀劃論證包裝一批高質量項目,力爭更多項目和資金落地遂平。堅持高標準推進項目。滾動開展“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活動,健全“指揮部+專班”推進體系,推行“五個一”包聯機制和“周調度、月通報、季觀摩、年總評”工作制度,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堅持高質量保障項目。強化“一切為了項目、一切服務項目”意識,要素資源跟著項目走、服務保障圍繞項目轉,多渠道破解項目審批、用地、資金等要素制約,推動項目盡快落地建設,催生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
二、堅持產業為先,做強兩大特色
立足遂平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聚力打造食品制造和休閑旅游兩大特色,全面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培優做強食品制造業。圍繞“國際農都”建設,持續推進中國(駐馬店)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建設一號工程,打造全國領先世界知名的食品名縣。堅持“三鏈同構”和“五鏈”深度耦合,實施食品產業倍增計劃,聚焦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油脂加工、飲品、休閑食品、調味品、新包裝材料8個產業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產供銷、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以提升價值鏈為核心,支持重點企業拉鏈條、增投資、擴產能,力爭五年內培育年產值超30億元企業5家以上,產業集群總產值突破500億元。以完善供應鏈為途徑,支持龍頭企業開展訂單種養,發展綠色原料基地,構建優質農產品供應體系。提質做優休閑旅游業。以建設文化旅游強縣為目標,加大旅游資源整合力度,構建“一核四區三河兩帶”全域旅游發展格局,爭創全域旅游示范區。推進基礎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嵖岈山等景區基礎設施和服務,加快數字景區建設,支持鄉村民宿高質量發展。推進服務提質工程,深化落實“旅游+”戰略,拓展精品線路,推動旅游與生態、農業、文化、康養、體育等跨界融合。推進品牌營銷工程,強化宣傳推介,實施“引客入遂”行動,辦好精品節會,叫響“仙境嵖岈”旅游品牌。
三、堅持統籌為要,抓好六項重點
一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立足全省鄉村振興示范引領縣定位,加強頂層設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大力推進產業富民和村級集體經濟鞏固提升行動。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快優質小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擴大特色農產品基地規模。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全域深化“三清三拆三提升”,加快“四好農村路”和“數字鄉村”建設,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培育文明鄉風。二是做好城市建管。深入實施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撤縣設區為契機,加快駐遂一體化發展。持續推進“一環一繞、三河五園、六縱六橫路網”城建計劃,實施老城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常態化開展城市清潔行動,深化文明創建活動。三是全力守護綠水青山。持續治理“三散”、落實“六控”,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推進“三河共治”,實現縣域水環境質量穩步提升。加快改善土壤環境質量,提升土壤安全利用水平。持續開展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推動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升級,提高綠色經濟比重。四是持續深化改革開放創新。以縣域治理“三起來”為根本遵循,統籌推進科技體制、國資國企、事業單位、民生領域等改革,不斷增強發展動能。圍繞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完善創新招商機制,精準引進優質項目。對標“六最”要求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深入推進“放管服效”改革,更好實現“一網通辦”“一網通管”“一網通享”。扎實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創新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我為企業解難題”“我為提效走流程”“我為鄉村振興當先鋒”實踐活動。實施培育創新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積極培育“瞪羚”“雛鷹”“小巨人”企業,大力發展“專精特新”企業。深化“吳房英才”計劃和“智匯遂平”等工程,加快人才集聚。五是增進民生福祉。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辦好民生實事和惠民工程,深入落實創業就業、援企穩崗各項扶持政策,實施全民參保計劃攻堅行動,健全特殊群體社會救助體系,提高兜底保障能力。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壯”,加快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實施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擴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計劃,持續改善城鄉辦學條件;深化產教融合,加快縣職教中心建設。深入開展健康遂平行動和全民健身工程,推動縣級公立醫院提標升級,加快新區醫養綜合體建設。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進“一有十中心”規范化社區建設。六是堅決筑牢安全防線。加強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和能力建設,加強經濟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金融等風險。深入開展“三零”平安創建活動,扎實做好信訪維穩、安全生產、搶險救災、平安建設等工作。健全黨組織領導的“六治融合”城鄉基層治理體系,進一步提升治理效能。
四、堅持黨建為本,提供堅強保障
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充分發揮黨委統領作用,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一是強化思想政治引領。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鞏固拓展“兩學一做”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和偉大建黨精神武裝全黨,統籌推進宣傳思想工作“八項工程”,積極開展學習宣傳貫徹市五次黨代會精神系列活動。二是夯實基層戰斗堡壘。深入實施強基固本三年行動計劃,加強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持續開展“先鋒引領”“奪旗爭星”等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三是鍛造過硬干部隊伍。從嚴加強干部隊伍建設,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健全選拔任用體系,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完善考核評價機制,不斷提升干部隊伍綜合素質。四是營造清明政治生態。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建立健全基層減負增能長效機制,完善“明責、履責、督責、追責”閉環落實機制,持續鞏固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