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航天員撐起太空“半邊天” 她們有何優勢?
摘要:至今,全世界一共選拔出100多名女航天員,其數量只占航天員總數的10%,而且大多是任務專家,擔當飛行專家的很少。按計劃,這次將讓王亞平執行我國首次女性太空行走任務,從而誕生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位女航天員,以探索女性太空行走的經驗。
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飛船把3名航天員送入我國“天宮”空間站的“天和”核心艙,其中包括女航天員王亞平。他們將在核心艙駐留6個月。這不僅將刷新我國航天員連續在軌駐留的最長時間紀錄,也是我國空間站迎來的首位女航天員。王亞平還將出艙作業,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女性。那么,男女航天員的選拔和培養有什么不同?女航天員要克服哪些困難,在太空又有什么優勢呢?
女航天員需要克服更多困難
由于載人航天活動具有任務艱巨、技能復雜、環境特殊、危險性大等特點,需克服失重、超重、缺氧、孤獨、震動、噪聲等一系列艱難險阻,所以對航天員的生理條件、心理素質要求很高,否則難以完成航天任務,女航天員也不例外。目前男女航天員的選拔、訓練標準基本一樣,沒有專門針對女航天員的選拔和訓練標準。只不過對參加航天員選拔的女性申請者比男航天員多了一項婦科檢查,并在進行所有放射性檢查之前驗測妊娠,已懷孕的不能參加選拔。
但在早期航天活動中,因為受政治、技術等因素的影響,美蘇在女航天員的選拔要求上有明顯的不同。例如,為了獲得世界“太空第一”,蘇聯第一批女航天員的選拔沒有完全采用男航天員的選拔標準。1963年成為世界太空第一位女航天員的捷列什科娃是從跳傘運動員中選出來的,而不是從飛行員中選出來的。
根據工作特點,職業航天員可分為飛行專家、任務專家。飛行專家都是從戰斗機飛行員中選拔,而任務專家不一定。至今,全世界一共選拔出100多名女航天員,其數量只占航天員總數的10%,而且大多是任務專家,擔當飛行專家的很少。這是由于男女航天員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例如:女性脂肪多,血紅蛋白質量少,平均身高矮,平均體重輕,有氧運動能力低。女性進入太空飛行困難更多,特別是要解決一些特殊問題。例如,從衛生角度考慮,女航天員用水要多一些,要帶一些衛生用品。
我國為女航天員定制艙外航天服
我國首批兩名女航天員是從已婚未孕的運輸機飛行員中挑選出來的,當時我國還沒有女戰斗機飛行員。我國航天員都是已婚的,這樣一是身體和心理素質更成熟;二是有飛行經驗,飛行時間達標。
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號”載人飛船將我國第一位女航天員劉洋送上了太空。上天后,劉洋考察了女性在太空環境中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收集相關醫學的第一手數據,加強了乘組的心理建設,為目前我國空間站長期考察組的人選組成提供了重要參考信息。劉洋在這次任務中完成了15項空間醫學實驗。
為了保障我國首位女航天員在太空的生活條件,科技人員對“神舟九號”飛船進行了改進,對她所使用的艙內航天服、座椅等也作了修改,增加了女航天員專用的艙內服裝備件包,包內配備了1套供女航天員專用的艙內壓力服,還有女性專用衛生用品包。女性的手纖細,原來的手套顯得笨重,所以針對女航天員的手形專門制模,研制了女性專用手套。據悉,考慮女航天員上天的需要,大小便收集器的高度和相對位置也進行了局部修改,有女性專用設備,如適配器。還為女航天員準備了巧克力、甜食和補血食品等。
王亞平與劉洋一樣,是中國第7批女飛行員,1980年1月出生,2013年乘“神舟十號”飛船上天,在“天宮一號”里面工作了12天。她除了常規的飛行器狀態監視、設備操控和空間實驗外,主要負責太空授課和乘組生活照料,成為中國第一個太空教師。
訓練中的女航天員王亞平。
在這次“神舟十三號”飛船任務中,針對女航天員對飛船和空間站進行了更完善的準備。此前發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就有針對女性的服裝類貨物,包括適合女航天員的艙外航天服和其他更換的衣服。另外,還有衛生用品、化妝品等,都是給女航天員特地準備的。
從總體設計上說,“天舟三號”送去的女性專用艙外航天服和其他第二代“飛天”艙外航天服的性能一樣,但尺寸大小是按照王亞平身材專門設計的,因此比較合身,出艙靈活,可減少體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國外女航天員出艙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沒有女性專用艙外航天服。
按計劃,這次將讓王亞平執行我國首次女性太空行走任務,從而誕生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位女航天員,以探索女性太空行走的經驗。女航天員身材小巧,在太空行走時容易控制身體的移動,可更靈活地完成一些細致的作業。
女航天員在太空有獨特優勢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和實踐,人們發現,女航天員在航天活動中的作用與男航天員有所不同,女航天員在太空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例如:從生理構造、心理素質來講,女航天員對航天環境的適應能力更持久,耐寂寞能力較強,心理素質穩定;
女航天員在某些方面感覺更加敏銳,心思更加細膩,考慮問題更加周全,處理問題更注意方式方法,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也比較強;
女航天員可為乘組帶來活力,男女一起工作可使雙方配合順暢,積極主動,工作效率高,錯誤率少;
因為女性在太空失重環境中雌激素和鎂的代謝方面優于男性,體內鐵的含量和產生的廢物也較低,所以不易出現血栓、鐵中毒、血管痙攣、心律紊亂等問題,更適合長期載人航天;
女性上天也有利于全面開展醫學研究,沒有女性參與載人航天,空間生命科學研究成果是不完整的。
實踐表明,在航天飛行中,女航天員的月經沒有異常。另一方面,在月經期間如果進行出艙活動易患減壓病,這是由于全身血容量減少造成的,所以女航天員在月經期間不適宜進行太空行走。
未來,人類將登陸火星。由于去火星路途遙遠,所以無論從生理上說,還是從心理上講,火星乘組最好能配備一名女航天員。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