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擬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 全鏈條打擊電信網絡詐騙
摘要:規定金融、通信、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統籌推進相關跨行業、企業的統一監測系統建設,推進涉詐樣本信息數據共享;要求互聯網企業移送監測發現的嫌疑線索。此外,草案還明確了法律責任,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電 (謝雁冰 梁曉輝)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19日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發生的信息鏈、資金鏈、技術鏈、人員鏈等“全鏈條”加強防范性制度措施建設。
草案分為總則、通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聯網治理、其他防范措施、法律責任、附則,共七章39條。
在通信治理方面,草案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依法落實電話用戶真實身份信息登記制度。辦理電話卡一般不得超出國家有關規定限制的數量。電信業務經營者應當規范真實主叫號碼傳送和電信線路出租,對改號電話進行封堵攔截和溯源核查。
在金融治理方面,草案明確,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建立開立企業賬戶異常情形的風險防控機制。同時,國務院公安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完善電信網絡詐騙資金緊急止付、快速凍結和資金返還制度。
在互聯網治理方面,草案規定,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在與用戶簽訂協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應當依法要求用戶提供真實身份信息。提供域名解析、域名跳轉、網址鏈接轉換服務的,應當核驗域名注冊、解析信息和互聯網協議地址的真實性、準確性。
同時,草案支持研發電信網絡詐騙反制技術措施,統籌推進跨行業、企業統一監測系統建設,為利用大數據反詐提供制度支持。規定金融、通信、互聯網等領域涉詐異常情形的監測、識別和處置,包括高風險電話卡、異常金融賬戶和可疑交易、異常互聯網賬號等,規定相應救濟渠道;規定金融、通信、互聯網行業主管部門統籌推進相關跨行業、企業的統一監測系統建設,推進涉詐樣本信息數據共享;要求互聯網企業移送監測發現的嫌疑線索。
此外,草案還明確了法律責任,加大了對違法行為的懲處力度。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