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拉文斯基歌劇《浪子的歷程》中國首演
摘要:于是,有了此后盛演半個多世紀的《浪子的歷程》,這部歌劇也被認為是他新古典主義創作時期的巔峰之作。導演鄒爽說:“斯特拉文斯基在這部作品中大膽嘗試從結構上重組,將各時期的音樂風格碎片式打亂、解構、重組。為當代英文歌劇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為紀念斯特拉文斯基逝世50周年,10日晚,由青年導演鄒爽執導,上海交響樂團、北京國際音樂節聯合制作的歌劇《浪子的歷程》半舞臺版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上演,這也是該劇誕生70年來首度被搬上中國舞臺。
歌劇由指揮張潔敏執棒,聯袂夏侯金旭、周正中、李晶晶、韓音培、張文巍、陳霖、劉穎、陳炯然等8位中國年輕一代實力歌唱家及上海音樂學院合唱團共同獻演。
創作出《火鳥》《春之祭》等名作品的斯特拉文斯基是20世紀聲名顯赫的作曲家,在音樂史上擁有光彩奪目的一頁。盡管作曲家本人曾表示不喜歡歌劇,可1945年,當他站在英國畫家賀加斯的畫作前,靈感瞬間被點燃。于是,有了此后盛演半個多世紀的《浪子的歷程》,這部歌劇也被認為是他新古典主義創作時期的巔峰之作。
賀加斯的同名畫作《浪子的歷程》共有8幅,故事按序分別為“繼承人”“聚會”“狂歡”“逮捕”“婚禮”“賭坊”“監獄”及“瘋人院”。1951年,三幕英語歌劇《浪子的歷程》在威尼斯鳳凰劇院首演,斯特拉文斯基親自擔任指揮,可見對這部作品的偏愛。整部歌劇的尾聲,尼克和安妮唱出的那句“游手好閑,造惡之源”流傳至今,成為警醒世人的至理名言。《浪子的歷程》傾注了斯特拉文斯基所有的心血。他在傳統的歌劇架構之上進行改造,賦予歌劇新的面貌和功能。比如用調性取代旋律來表現某一事件或人物。斯特拉文斯基這樣闡述他的新古典精神:“真正的傳統并不是過去的證明,而是現在有生氣的力量。”
作品雖然誕生于70年前,但今天看來,新古典精神依舊是一種創新。導演鄒爽說:“斯特拉文斯基在這部作品中大膽嘗試從結構上重組,將各時期的音樂風格碎片式打亂、解構、重組。為當代英文歌劇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不滿足于“照搬”,鄒爽也在劇中加入了當代理念。青年畫家位航的三幅油畫成了鄒爽的靈感源泉:“三幅畫的層次、顏色和構圖都給予我很大的視覺想象空間,我可以從中找到人物軌跡和時間動機,看到情緒及人物的心理張力。”于是,舞臺上的構圖、色彩、多媒體動畫效果,以及現場燈光,都在油畫的指引下鋪陳開來。音樂則流動在時間里。
半舞臺版《浪子的歷程》呈現的是一個抽象表達,現實與虛幻抽離,充滿反諷的哲學隱喻,通過三個視覺上的場景傳遞給觀眾,讓人們如同在沙堆里面尋找寶物一樣去細細品味其中奧妙。記者 朱淵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