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沙吹盡始到金——作家陳傳龍的創作歷程
摘要:10余年的靜心讀書和創作,讓他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不慕虛榮,不求名利,只想安安靜靜地讀書,踏踏實實地創作,多部長篇小說在網站連載,獲得相當高的點擊率,目前正在創作的《竹溝烈火》,是他的第七部長篇小說。陳傳龍到現在還沒寫出“枕頭書”,也許就寫不出來,但是,努力了,也就無憾了。
駐馬店網訊(記者 郭建光)他是豪爽之人,天寒地凍,穿背心跑步,雪花飛舞,用自來水沖澡;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直抒胸臆,不拘小節……
他是直爽之人,面對車匪路霸,毫不退縮,以勇喝退群賊;路過交通肇事現場,挺身而出,救人于危難……
他叫陳傳龍,青年時代為生活奔波,修理汽車,天天一身油污;駕駛客貨車走南闖北,食武昌魚,飲黃河水,閱世態百相;經商大潮涌起,懷揣夢想下海……歲月蹉跎,青春易逝,轉眼而立之年遠去,按照慣常的人生軌跡,他也和蕓蕓眾生一樣,平淡生活。
寫作緣起:不白活一回
颶風起于青萍之末。
某日,深秋,狂風大作,陳傳龍在樓上閑看風景,枯黃的樹葉飛離樹枝,忽而飛上天空,忽而投入生機蕭瑟的大地,上上下下,反反復復,最后落入看不見的角落。樹葉在春天發芽,夏天成長,秋冬凋零,走完了短暫的生命旅途,人生何嘗不是這樣?縱有百年歲月,也和樹葉的生命軌跡一樣。但人不是樹葉,有情感、有溫度、有思想,來世上走一遭是否要為人世做些什么?留下走一遭的痕跡?人生本無意義,如果賦予人生意義,就會有不一樣的色彩。
陳傳龍想到少年時讀《大刀記》《呂梁英雄傳》《新兒女英雄傳》《敵后武工隊》《萬山紅遍》等,莫不廢寢忘食,那些英雄人物在或長或短的生命旅途中留下了閃光的足跡,雖然他們的生命完結了,但精神仍在,依然迸發出耀眼的光芒。陳傳龍似乎覺悟了,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地生活,要賦予生命意義和價值。他決定收起妄念,靜心讀書。
立志容易,行動難。陳傳龍丟掉書本已有數十年,想靜下心讀書絕非易事,外界的干擾不是關鍵,最主要的是自己的定力不夠,時刻沒有忘記書齋外的熱鬧,內心無法平靜下來,坐不了一會兒就想站起來,一本書看幾個月,每每從熱鬧中回來,悵然喟嘆,又浪費一日。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的性格和努力方向是完全相反的極端,勢必造成熱鬧和寂寞的較量,雜念與夢想的激烈碰撞,誘惑和意志的較量。他多次想放棄,但是,閱讀的渴望召喚著他,促使他在痛苦掙扎和頭破血流的較量中繼續跋涉。
忽一日,陳傳龍在閱讀的陶醉中靜靜地度過一個上午,渾然不知,這感覺太美妙了,不光體會到了虛擬的美妙,更體會到了靜心的美妙。有人說,精神快樂是真正的快樂,他體會到了精神層面的快樂,對安心閱讀更加向往了。
又一日,一篇豆腐塊發表,這是比以前更快樂的快樂,陳傳龍感覺身輕如燕,能夠像鳥兒一樣飛上天空,騎車上班,太陽格外溫暖,街景如風景般美好,人人都朝他微笑。朋友對豆腐塊或贊揚、或鼓勵、或善意諷刺,他心里如喝了蜜。
為了滿足廉價的虛榮心,陳傳龍讀書更勤奮了,豆腐塊也發表不少,他覺得他是一個作家了。多年后,他回憶說,那時候只能算一位文學愛好者,站在門口朝文學殿堂里望一眼,充其只是見山是山的初級階段,離真正的作家還有十萬八千里。
醉心讀書:仨月不知肉滋味
由于性格使然,陳傳龍的讀書道路注定不會平凡,在熱鬧和沉靜中搖擺不定,表面上看讀書的時間逐漸增多,其實,不過是為了滿足更大的虛榮心,增加炫耀的資本而已,遠沒上升到閱讀成為生活一部分的習慣,稍稍遇見一點熱鬧就沉不住氣了,用他自己的話說,像豬八戒進了盤絲洞,哪還顧得上是美女還是妖精?
陳傳龍沒上過大學,沒受過正規文學訓練,沒文友交流,完全在摸索中跋涉,在曲折中攀爬,付出不少心血,走了不少彎路。從另外一方面說,彎路未必不是好事,是通向成功不可或缺的準備。
陳傳龍的創作像他的性格一樣率性,缺乏方向性,常見的文藝形式小說、散文、散文詩、詩歌、詩詞、對聯、小品、相聲、快板、蓮花落等,樣樣都能耍兩下,樣樣都不精通。雖然這又是彎路,但也未必不是好事,就像老舍說的那樣,各種體裁的創作,增強了煉字、煉詞、煉句的本領。不少人看他的作品,有個不約而同地評價,語言很好,這或許與他的創作體裁繁雜不無關系。
在熱鬧和沉靜的較量中,沉靜漸漸占了上風,其實質是性格改變的歷程。
隨著性格的改變,陳傳龍更加癡迷于讀書,一到節假日就關掉手機,享受閱讀的樂趣。他清醒地意識到,創作基礎差,起步晚,同齡人在圈內外已經聲名顯赫,他才開始行動,要想趕上別人,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加倍努力向山頂攀登。這時,他已經摒棄了虛名和炫耀,而是發自內心的熱愛閱讀和創作。
內心平靜后,對閱讀的渴望幾乎到了瘋狂地步,《紅樓夢》《水滸傳》讀好多遍,批閱好多遍,批閱的最多的書頁空白處寫滿字,連行與行之間的空隙都寫滿字,再找不到可以寫字的地方。讀書瘋狂,買書瘋狂,但凡遇見想讀的書,不買回來就坐臥不安。網購興起后,買書方便,陳傳龍買書更瘋狂了,一間屋子的書架放不下,家里到處是書,妻子說都泛濫成災了,他說買書是一種病,在這方面他沒有抵抗力可言。
讀書成了他的生活方式,一日不讀心里空虛,常常一本書還沒讀完,又買了第二本,讀第二本,還沒讀完,又來了第三本,讀第三本,讀第四第五第六,讀完第六本,倒過來讀第五四三二一,好像有很多書追趕著他,必須拼命奔跑,才能不被“活捉”。
陳傳龍閱讀的興趣十分廣泛,除文學書籍外,諸子百家、道教、佛教、風水、中醫、易經、族譜、黨史、歷史、民間文化、地方志等,他時常望著立滿書的幾面墻,自問還有哪些書沒讀,哪些書要抓緊讀,哪些書要重讀。在書的海洋里暢游,他擺脫了虛榮的光芒,收斂了炫耀的浮華,讀書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和渺小。
劍膽琴心:立下宏志搞創作
性格、經歷和閱讀的特殊性,又注定了陳傳龍的創作不會平凡,還沒寫幾篇像樣的短篇小說,就開始創作長篇小說了。他想寫一部關于駐馬店的小說,動筆前進行了深入思考,要將小說寫的獨具特色,就要采取獨特的視角,寫出天下之中的駐馬店與別的地方不一樣的特色和文化。閱讀的淵博讓他找到了突破口,他決定從土匪的視角書寫抗戰時期,天中大地軍民齊心共同抗擊日寇的不屈贊歌。為此他搜集了數百本各類地方資料,同時,又數十次深入山區采訪,尋訪那個時代的見證人。
創作過程極其艱難,白天上班,晚上寫到凌晨三四點,有時候到天亮。他的身體原本很好,但長期熬夜,超負荷寫作,掏空了身體,頭疼肩疼腰疼脖子疼,各臟器發出了痛苦的求救信號,他咬牙堅持,不能坐就站著寫,不能站著蹲著寫,跪著寫,趴著寫,他一次又一次捫心自問,能不能活著寫完?病痛加劇,有了不久于人世的感觸,不得不忍痛停下創作。
經過半年的治療康復,又接著寫那本他視為生命的書。經過6年的艱難創作,終于完成了長篇小說,《中原匪事》。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中說,創作《平凡的世界》最癡迷的階段,身心完全沉浸在虛幻的世界,回到現實思緒卻長久滯留在虛幻中,連馬路都不會過。看到這里,他淚流滿面,路遙經歷的種種癡迷和艱辛,他都經歷過。
小說《中原匪事》。
小說完稿還沒出版,就被北京一家文化公司購買了影視劇改編權,投拍工作正在緊張準備,由于特殊原因不得不停下來。《中原匪事》的前幾稿有100多萬字,后經10次修改,定稿為66萬字,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全國新華書店發行。毛姆說,一個作家能寫出什么樣的書,取決于他是什么樣的人。有人評論《中原匪事》說,只有他這性格的人才能寫土匪,才能寫出磅礴大氣的作品。小說一經面世,各大書店和網絡書店都擺放在顯眼位置,被浩然文學紀念館永久收藏,北京一家文化公司改編成百集小說劇,在幾大音頻網站播出。小說從創作到出版歷經10年,在急功近利的時代,在人心浮躁的環境下,有多少人能甘守寂寞耗費10年寫一本書?
靜水流深,寧靜致遠。沉下心讀書創作的他,寫出了不少有分量的作品,在各類報刊上發表作品100余萬字,中篇小說《裸女》獲“第三屆長江杯網絡小說”冠軍,《瘋女》獲第四屆亞軍;中篇小說《太陽系的最后一只蒼蠅》獲金熊貓銀獎;短篇小說《船匠》獲“紫香槐杯”二等獎;《蒲扇的歌》獲“全國散文作家”大賽一等獎;《狗冢廟》獲“全國旅游散文”大賽二等獎;《在五臺山吃齋飯》獲“旅游美文”二等獎;還獲得浩然文學獎,徐霞客散文獎和吳伯簫散文獎等。
陳傳龍在頒獎典禮留念。
10余年的靜心讀書和創作,讓他發生了脫胎換骨般的變化,不慕虛榮,不求名利,只想安安靜靜地讀書,踏踏實實地創作,多部長篇小說在網站連載,獲得相當高的點擊率,目前正在創作的《竹溝烈火》,是他的第七部長篇小說。
他說,干啥吆喝啥,既然選擇了創作,就要在這條路上好好走下去,若干年后,不會有人記住不名一文的頭銜,但會記住好的作品。
陳忠實說,要寫一部死后可以放在棺材里當枕頭的書。陳傳龍到現在還沒寫出“枕頭書”,也許就寫不出來,但是,努力了,也就無憾了。
責任編輯:付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