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丨生命至上 舉國同心——抗疫精神述評
摘要:科學戰“疫”:貢獻“中國方案” 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2020...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題:生命至上 舉國同心——抗疫精神述評
新華社記者侯文坤
張定宇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綜合病區樓聯系、協調工作(2020年1月27日攝)。新華社發(柯皓 攝)
己亥之末,庚子之春,大疫突至。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一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迅速打響,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14億中國人眾志成城,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創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的又一個英勇壯舉,也鑄就了偉大的抗疫精神——生命至上、舉國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
生命至上:彰顯人性光輝
疫情暴發,湖北武漢,醫護告急!病床告急!醫療物資告急!生活物資告急!……
面對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攬全局、果斷決策,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黨中央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時間實施集中統一領導,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明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總目標,周密部署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因時因勢制定重大戰略策略,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派出中央指導組,建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
“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盡最大可能挽救更多患者生命”“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習近平總書記對抗疫作出重要部署。
4萬多名“白衣天使”從全國各地馳援荊楚,與死神競速;與此同時,4萬多名建設工人趕赴湖北,火神山、雷神山傳染病專科醫院在10余天時間內竣工交付使用,創造令人驚嘆的“中國速度”。
鮮紅的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在火神山醫院,每一名黨員的防護服上都貼上了黨徽圖案。“我們要用行動告訴患者,再危險的地方,都有黨員和他們在一起。”重癥醫學一科副主任宋立強說。
時任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的張定宇抱病迎難而上,組建隔離病區,率先采集樣本開展病毒檢測,挺在最前面。
護佑生命,不惜代價——
“一定要讓他活下去!”25天人工體外膜肺(ECMO)、50天呼吸機,遼寧、河南、福建等援鄂醫療隊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醫務人員硬是將一名重癥患者從死神手中“搶”了回來。
全國最優秀的醫生、最先進的設備、最急需的資源向疫情嚴重的武漢等地集中,為的就是最大程度提高檢測率、治愈率,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率、病亡率。
從2020年2月中旬最高峰時的近1萬例,到4月14日下降到57例,武漢新冠肺炎疫情中重癥患者轉歸為治愈的超過89%。
一張張口罩勒出傷痕的臉龐,一件件汗水浸透的衣服……4萬多名白衣戰士與54萬名湖北省和武漢市醫務人員以身為盾,給生命以最強勁的守護。
眾志成城:匯聚磅礴力量
萬家團圓的除夕夜,一個個白衣天使“逆行”武漢;短時間內,19個省份以對口支援的方式支援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的16個市州及縣級市。
無數人用摯愛守護蒼生,凝聚起阻擊疫情的磅礴力量。
“我們把重癥、感染和呼吸相關科室主任幾乎都選派到了湖北,很多人都有抗擊非典的經驗。”北京協和醫院副院長韓丁說。
呼吸機、防護服、救護車等各類醫療物資全國調運,糧油、蔬菜、水果等各類生活必需品八方匯集……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同舟共濟。
得知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急缺人手,河南太康縣蘭子陳村5名“90后”小伙自發組團趕赴武漢;
從事餐飲行業的四川姑娘劉仙,聽說武漢一些醫護人員吃不上熱飯,帶著廚師和食材來到武漢,每天為醫護人員送上熱騰騰的盒飯;
每天60多公里,快遞小哥朱紅濤一遍又一遍地穿過人影寥寥的武漢街頭,不僅送包裹,還當社區采購員、給老奶奶買藥;
一段段音樂、播報,“90后”志愿者華雨辰用聲音傳遞力量,作為音樂教師的她,疫情中,有了司機、搬運工、方艙播音員等多重身份;
……
千萬人口的武漢,“封閉”之下兩個多月維持基本穩定,是億萬愛心扛起了這座城!
科學戰“疫”:貢獻“中國方案”
用1個多月的時間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勢頭,用2個月左右的時間將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個位數以內,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取得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定性成果,進而又接連打了幾場局部地區聚集性疫情殲滅戰,奪取了全國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2020年9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的抗疫斗爭,充分展現了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擔當。”
在這場抗疫中,科學的“硬核力量”成為阻擊疫情有力的武器。
從“四早”“四集中”到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從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到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因時因勢制定重大戰略策略;從中西醫結合探索臨床治療有效方式,到50天內診療方案不斷迭代升級;從搶建方艙醫院,到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從運用大數據追蹤溯源和推進健康碼識別,到新冠疫苗研發和接種……我國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救治經驗不斷積累,防控舉措逐步完善。
求真務實、科學求索精神,在抗疫斗爭中淋漓彰顯。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領銜的軍事醫學專家組,在武漢連續奮戰113天,為研發疫苗、構建免疫屏障竭盡全力。
指導臨床救治和科研攻關、中西醫結合抗疫、持續準確判斷疫情狀況及趨勢走向……這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斗爭中,鐘南山、李蘭娟、王辰、張伯禮等多位院士一直奮戰在一線。
其后,在黑龍江、北京、新疆、遼寧、河北、云南、江蘇等地,正是因為科學應對,及時有效控制了疫情。
與此同時,中國同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共克時艱,為全球抗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中國積極履行國際義務,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組織主動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新冠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第一時間公布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同許多國家、國際和地區組織開展疫情防控交流活動,開設疫情防控網上知識中心并向所有國家開放,毫無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經驗。在自身疫情防控面臨巨大壓力的情況下,中國盡己所能為國際社會提供各種援助,有力支持了全球疫情防控,以實際行動幫助挽救了全球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以實際行動彰顯了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真誠愿望。
目前,疫情還在全球蔓延,對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威脅仍在持續;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工作仍很艱巨。我們堅信,偉大抗疫精神必將激勵中華兒女戰勝一切困難,直至奪取抗疫斗爭全面勝利;這一偉大精神,必將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力量。
(新華社北京10月11日電)
在廣州市第78場疫情防控新聞采訪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與在穗工作學習的外籍人士代表進行座談交流(2020年4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嘉樂 攝
李蘭娟院士(中)與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第600名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謝大姐合影(2020年3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右)在搭建的負壓帳篷實驗室檢查血清分離(2020年3月26日攝)。新華社發(張振威 攝)
醫護人員將患者送入位于武漢體育中心的方艙醫院進行治療(2020年2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醫務人員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討論工作安排(2020年2月8日攝)。新華社發(高翔 攝)
在湖南岳陽榮家灣收費站出口,湖南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員把支援湖北省的臨床用血搬運到湖北血液中心的車輛上(2020年3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思汗 攝
陸軍軍醫大學醫療隊進駐湖北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2020年1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程敏 攝
在武漢市肺科醫院,醫護人員對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老胡進行體外膜肺氧合(ECMO)撤機操作(2020年4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這是2020年2月17日拍攝的湖北省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責任編輯:徐明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