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代會精神引領下”欄目 | 正陽龔康福:干菜加工鋪就群眾增收致富路
摘要:從事干菜生產11年,素有“干菜支書”之美譽的龔康福,如今是王莊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常年加工干菜、中草藥等,產品銷往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全國各地,采取“合作社+種植基地+農戶”的模式,每年種植冬瓜160多畝,還有豆角等蔬菜上百畝,一些村民還開著車到外地收購,帶動就業上...
駐馬店網訊(記者 李玉榮)10月6日,記者走進正陽縣蘭青鄉王莊村康福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看到村民們正在將收獲好的冬瓜削皮、切片、擺放烘干,忙著制作冬瓜干。
“冬瓜收獲季節才一兩毛錢1斤,如果做成冬瓜干,那效益就高了,純利潤可翻幾倍。”
王莊村黨支部書記龔康福算起干菜的經濟效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
“以往每到蔬菜旺季,尤其是豐收年景,蔬菜價格跌得嚇人,有的菜賣1毛錢,有的不到1毛錢,有的甚至白白扔掉,菜農賠本,看了真讓人揪心。”龔康福說,現如今象這樣的“豐收煩惱”早已不存在了。他建起的康福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干菜加工車間,購置了切片機、烘干機、包裝機等加工設備,專門從事干菜加工,特別是‘市五次黨代會提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實施產業振興,促進共同富裕。在黨代會精神引領下,他帶領村民加工干菜增收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要把干菜加工產業做大做強,讓村民富裕富足。
龔康福說,他們平時加銷售,特別是每年春節,他們把干菜打包成禮品盒,將冬瓜干、豆角干等幾種干菜產品分類包裝,裝在精美的禮品盒內進行銷售,網上銷售非常火爆,也成為人們饋贈親朋好友的佳品,很受消費者的歡迎,經過包裝后的干菜產品,身價上漲了十倍左右。
從事干菜生產11年,素有“干菜支書”之美譽的龔康福,如今是王莊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村民常年加工干菜、中草藥等,產品銷往北京、上海、杭州、天津等全國各地,采取“合作社+種植基地+農戶”的模式,每年種植冬瓜160多畝,還有豆角等蔬菜上百畝,一些村民還開著車到外地收購,帶動就業上百人,使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村民王愛麗今年種植40多畝冬瓜和5畝豆角,全部由康福合作社回收加工,讓王愛麗不再為銷售發愁,并且收入頗豐。陳學超今年種植10畝冬瓜,一畝地收入達2500元,數著嘩啦啦的票子,陳學超喜上眉梢。
村民王海梅每天到合作社里加工干菜,一天可收入80元,一個月2000多塊,家門口務工還不耽誤照顧家。
如今,在王店村已形成了以冬瓜加工為主導的干菜加工優勢產業,為村民的幸福小康生活加碼。“在市黨代會精神引領下,今后,我將帶領村民把干菜加工越做越精越好,打出特色品牌,讓群眾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廣”。龔康福信心滿滿地說。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