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淮學院建校50周年產教融合對接交流會舉行
摘要:9月29日上午,黃淮學院建校50周年產教融合對接交流會舉行,回首革故鼎新的崢嶸歲月,分享進步發展的輝煌成就,推進有關產教融合項目合作發展,共譜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新時代出彩篇章。
矢志奮斗擎大業 倍道兼行奏華章
黃淮學院建校50周年產教融合對接交流會舉行
蔣篤運張廣智到會祝賀 鮑常勇宋純鵬呂冰講話
李國勝李寶清陳鋒介曉磊劉先省等出席
駐馬店網訊(記者 劉華山 周由/文 弓華靜/圖)弦歌不輟五十載,砥礪奮進再出發。9月29日上午,黃淮學院建校50周年產教融合對接交流會舉行,回首革故鼎新的崢嶸歲月,分享進步發展的輝煌成就,推進有關產教融合項目合作發展,共譜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新時代出彩篇章。
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蔣篤運、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張廣智到會祝賀。駐馬店市委書記鮑常勇、河南大學校長宋純鵬、省教育廳副巡視員呂冰講話。
商丘市委書記李國勝,河南農業大學校長介曉磊,駐馬店市領導李寶清、陳鋒、李建超、戚存杰、宋慶林等出席。黃淮學院院長劉先省致辭。
鮑常勇在講話中說,黃淮學院建校50年來,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國情、扎根天中,創新實踐、保持特色,成功探索出一條“地方性、應用型、開放式、國際化”的應用型發展道路,為駐馬店高質量跨越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撐。剛剛閉幕的駐馬店市第五次黨代會,把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作為支撐高質量跨越發展、全面建設現代化駐馬店的“十大戰略”之首,明確提出“支持黃淮學院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支持黃淮學院建設發展、走好內涵式高質量發展之路,助推黃淮學院努力鍛長板、補弱項、揚優勢、攀高峰,在辦好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加快現代化駐馬店建設的新征程中,共同譜寫奮勇爭先、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宋純鵬代表兄弟院校向黃淮學院建校50周年表示祝賀。他說,50年來,黃淮學院辦學規模和社會影響不斷壯大,辦學質量和社會聲譽日益提升,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就,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看到黃淮學院取得的發展成就,作為兄弟院校,我們由衷地感到敬佩和高興。近年來,河南大學和黃淮學院在聯合發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術交流等方面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未來的辦學過程中,河南大學愿意繼續與黃淮學院相互幫扶、互相學習、攜手并進、共謀發展,共同開創河南高等教育的新局面,為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進步作出新的貢獻。
呂冰說,近年來,黃淮學院緊緊圍繞“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發展目標,凝心聚力做好科學規劃,深入推進轉型改革、內涵發展,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與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做了積極探索,在辦好中國特色應用技術大學的時代進程中,交出了黃淮答卷、貢獻了黃淮智慧,為全省乃至全國應用型高校打造了標桿、樹立了典范,在河南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希望黃淮學院認真總結成功經驗,發揚優良辦學傳統,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學校事業實現更高質量創新發展。
劉先省說,50年的求索,既是黃淮學院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學校邁向未來的新起點。面向未來,黃淮學院將聚焦根本任務,建設成為更高水平的學生成才沃土;強化第一資源,建設成為更具活力的人才匯聚高地;加快特色發展,建設成為新時代應用型辦學的標桿;強化科技創新,建設成為區域創新體系的中堅力量;深化綜合改革,建設成為高水平的開放式、現代化大學,努力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強省、奮力實現“兩個確保”、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出席會議的領導同志還有張新領、劉艷麗、高其良、宋大成、蘇新留等。
鄭州大學、河南大學、英國斯旺西大學、印度邁索爾大學、韓國東明大學、巴基斯坦考姆塞茨大學等國內外130多家單位和團體發來賀信賀電,向黃淮學院建校50周年表示祝賀。
黃淮學院優秀校友、教師、學生代表先后發言。會議還頒發了“百名杰出校友”證書和建校50年校友捐贈證書。
責任編輯:楊姍姍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