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日軍毛毯”背后的英雄故事
摘要:史玉林不假思索地說:“打壞人、抓地主。”此次戰役史玉林榮立二等功。重擔當 黃土地上綻芳華 1949年4月,史玉林因傷殘較重,已不適應緊張的軍旅生活,解甲歸田。如今,老兵史玉林雖然離去,但他的感人事跡卻在當地廣為流傳,成為賡續紅色基因的典范和鮮活教材。
駐馬店網訊(記者 徐明)近日,抗戰老兵史玉林的后代將一條抗日戰爭時期繳獲的“日軍毛毯”捐贈給泌陽縣文物所。
這條日軍毛毯是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繳獲的獎勵老兵史玉林在歷次戰斗中敢打敢拼、英勇頑強的見證。通過史玉林的兒子史新春的口述,我們才知道老兵史玉林勇赴國難、馳騁沙場的英雄事跡。
立壯志 15歲少年去當兵
史玉林1922年出生于泌陽縣王店鎮周莊村大宋莊。童年的史玉林一直生活在地主剝削階級的鞭子下,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放牛,中午幾塊紅薯充饑,渴了喝溝渠里的水,晚上滿天星星了才能疲憊地歸來。給地主當童工的7年間,史玉林受盡了折磨、飽嘗了苦難……
當聽說確山竹溝住著一支好隊伍(周俊鳴、王國華領導的鄂豫邊游擊隊),專打欺壓老百姓的土豪、惡霸和國民黨反動軍閥時,1937年5月16日,15歲的史玉林徒步一天跑到竹溝,決心參加這支為民除害的好隊伍。在那里,他巧遇了在新四軍八團三營任衛生員的老鄉趙峰。當史玉林表達了想參軍的愿望后,趙峰二話沒說就帶他去見了團長周俊鳴。
周俊鳴上下打量著年僅15歲的史玉林,問他為啥小小年紀就要當兵。史玉林不假思索地說:“打壞人、抓地主。”周俊鳴看著精明干練、一臉真誠的史玉林,拍著他的肩膀說:“好,你就留在這里吧。”隨即,史玉林在新四軍四支隊八團一營當了一名勤務員。
報效國 浴血戰場建功勛
1938年,史玉林因在戰斗中機智勇敢,先后被調到八團特務連和十四團特務連任排長。每遇重大戰役,史玉林時而在隱蔽戰線上與敵人周旋,時而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冒險偵察,多次受到領導的表彰和嘉獎。1940年在保衛黑朗廟的攻堅戰中,史玉林死守陣地,頑強殺敵,組織特戰隊四次打退敵軍圍攻,為黑朗廟保衛戰立下赫赫戰功,火線光榮入黨。1944年8月20日,二師師長彭雪楓簽發命令派史玉林到新四軍旅教導隊學習深造,翌年10月被任命為新四軍十三團一營一連連長。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史玉林緊跟周俊鳴、王國華、趙峰等首長轉戰南北,馳騁沙場,戰斗中輕傷不下火線,拖著受傷的身軀沖鋒在前,鐵血男兒的英雄氣魄令敵人聞風喪膽。焦竹園鄧莊鋪保衛戰、蘇中圍殲戰、黃橋攻堅戰、淮陽保衛戰、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和濟南戰役等重大戰役,史玉林從未缺席。在濟南戰役中,史玉林被一顆流彈重創,致右肩肋骨受傷,造成六級傷殘。此次戰役史玉林榮立二等功。
重擔當 黃土地上綻芳華
1949年4月,史玉林因傷殘較重,已不適應緊張的軍旅生活,解甲歸田。在基層工作期間,史玉林像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先后擔任過王店區人武部部長、鄉長、商店經理、中藥種植場場長、醫療戰線工會主席等職務。史玉林走到哪里,就把紅軍的種子撒向哪里,把光榮的革命傳統帶向哪里,把血染的旗幟插向哪里,成為堅定大家“一心一意跟黨走,建功崗位興偉業”的蓬勃力量。
上世紀60年代初,國民經濟低迷,各項事業百廢待興。史玉林臨危受命,到泌陽縣中藥種植場任場長。3年時間,他到處學習,吃住在場里,勞動在班組,沒日沒夜地撲在工作上,把瀕臨倒閉的中藥種植場盤活,并發展成為豫南大地上的一張亮麗名片。在新中國經濟建設的初級階段,史玉林又在軍功章上注入新的內涵。
如今,老兵史玉林雖然離去,但他的感人事跡卻在當地廣為流傳,成為賡續紅色基因的典范和鮮活教材。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這個歷史時期,史玉林的孫子史令將這條日軍毛毯捐贈出來,希望能為泌陽縣傳承紅色精神和愛國主義教育事業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