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過度飲酒!
酒依賴俗稱“酒癮”,是由于長期反復飲酒所致的對酒渴求的一種特殊心理狀態,這種渴求導致的行為已極大的優先于其他重要活動。1976年,英國學者Edwards等提出酒依賴模型,基本假設是依賴不是全或無現象,而是有不同的嚴重程度。
臨床表現:
1.固定的飲酒模式:多數飲酒者能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根據環境調整自己的飲酒方式。但酒依賴者的飲酒方式比較固定,如晨起飲酒,在不應該飲酒的時間、場合飲酒,主要是為了維持體內酒精濃度,以免出現戒斷癥狀。
2.特征性尋求飲酒行為:酒依賴者將飲酒作為第一需要,高于一切活動,為了飲酒可以不顧事業、家庭和社交活動,可以采用任何手段。
3.對酒精耐受性逐漸增加:表現為飲酒量增加,但酒依賴后期由于肝功能受損,耐受性會下降,少量飲酒會導致功能失調。
4.反復出現戒斷癥狀:當病人減少飲酒量或延長飲酒間隔、血液中的酒精濃度下降時,就出現手、足、四肢震顫,以及出汗、惡心、嘔吐、情緒不穩等戒斷癥狀。若及時飲酒,此戒斷癥狀迅速消失。戒斷癥狀可輕可重,重者可危及生命,與個體差異和依賴程度有關。
5.為避免戒斷癥狀的飲酒行為:在依賴的初級階段,病人覺得需要在午飯喝酒以緩解不適,隨著癥狀發展,病人需要在晨起飲酒,后來需要在夜間飲酒,最后是身不離酒。
6.對酒精渴求:病人對酒精強烈渴望,渴望往往與環境有關,誘發渴求的因素包括:戒斷癥狀、焦慮、抑郁、興奮情緒等。病人明知應該少喝酒,但往往無法控制飲酒行為和飲酒量。
7.多次戒酒失敗:病人反復出現戒酒后重新飲酒,并會在較短時間內再現原來的依賴狀態。
治療:
1.由于病人本身對戒酒缺乏主動性和堅持性,以及停止飲酒后可能會發生戒斷癥狀,因此,酒依賴患者應住院治療為宜。先逐步減少飲酒量,最后完全戒掉。
2.酒依賴患者由于生活不規律、大量飲酒、抑制食欲、進食較差,同時酒精僅能提供能量,不含機體所需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脂肪酸等物質,加上患者的腸胃、肝功能損害,導致營養吸收障礙,所以營養物質缺乏時嚴重酒癮者存在的問題。應加強營養,以提高機體的抵抗力。
3.戒酒成功后,應避免再次飲酒,因為即使是小量飲酒也會在數日之內很快返回到過去的酒依賴狀態。
4.心理治療有助于堅定戒酒信心,防止反復。
適當飲酒,遠離酒依賴!
駐馬店市第二人民醫院 老年精神科男病區 張婉欣
責任編輯:高元元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