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將規劃實施多個水利項目 建立系統完善防洪工程體系
摘要:【補償】蓄滯洪區補償資金確保12月15日前發放到戶 特大暴雨,致使河南衛河流域發生了大洪水,先后啟用了8個蓄滯洪區,影響范圍廣、涉及人口多。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劉瑞朝
7月的特大暴雨洪水,考驗了河南的防洪工程體系,同時眾多水利工程也遭受嚴重損毀。9月18日下午,河南省水利廳廳長孫運鋒接受媒體采訪,介紹了水利方面災后恢復重建的相關工程和措施。
記者了解到,河南將規劃實施包括賈魯河系統治理工程在內的五個水利專項工程,同時,對標“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網體系”,建立系統完善的防洪工程體系。
【工程】治理干支流、配套水工程 河南計劃實施賈魯河系統治理工程
孫運鋒介紹說,“十四五”期間,河南省將計劃實施五個水利專項工程,分別是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衛河(共產主義渠)和賈魯河系統治理工程、南水北調中線防洪影響后續工程建設、中小河流及重要支流治理等建設項目,可全面恢復工程防洪能力。
記者注意到,賈魯河系統治理被列入河南省5個專項工程之中。在“7·20”特大暴雨洪水中,鄭州段賈魯河“滿負荷”運行的情況下,在極端強降雨面前,也難免城市內澇的發生。那么,賈魯河系統治理,主要是從哪幾個方面著手,能否提高賈魯河的防洪標準?
孫運鋒說,首先是要在賈魯河上游對水庫進行除險加固,保障城市及重要基礎設施安全;其次是通過建設調蓄、行蓄洪工程,疏浚河道、加高培厚堤防,提高賈魯河河道的防洪標準。
【體系】提高水利工程防洪能力 建立現代水網體系
孫運鋒說,“7·20”特大暴雨洪水,暴露出來河南省防洪工程體系的短板薄弱環節。下一步,河南省將對標“構建興利除害的現代水網體系”,堅持系統觀念,遵循防洪規律,通過“上攔、中蓄、下排”相結合的方式,建立系統完善的防洪工程體系。
上攔是指利用水庫、閘壩等攔蓄洪水。中蓄是指通過調蓄工程建設、蓄滯洪區和低洼易澇區治理,安排超出河道泄流能力的洪水。下排是指通過疏浚河道、加固堤防,將洪水快速排向下游,從而健全河道防洪體系,提高流域防洪能力。
“十四五”期間,河南將從五個方面著手。一是3000平方公里的重要支流的治理。二是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的治理。三是新建的控制工程、水庫、水閘、調蓄工程。四是低洼易澇區的治理,其中海河流域主要是蓄滯洪區,淮河流域是平原洼地的治理。五是在黃河流域建設淤地壩。
【恢復】全省27700處水利工程設施受損 明年汛前水毀工程達到原來標準
記者了解到,水毀工程、專項工程、薄弱環節治理工程是提高防洪工程體系的三個重要方面的措施。在應對7月份的特大暴雨洪水中,河南防洪工程體系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同時也受到了重大損毀,全省有27700多處水毀工程。
孫運鋒說,在現場核查基礎上,堅持“項目為王”,落實重點任務“方案化、工程化、項目化、清單化”,編制特大暴雨災后水利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專項規劃。明年汛前,以影響防洪安全的水毀工程為重點,實施水庫、河道、水閘、蓄滯洪區、灌排渠系、供水工程、山洪溝、淤地壩、水文設施、南水北調防洪工程、省防汛能力建設等11類5387個項目。
通過上述項目實施,水毀工程基本恢復水利工程防洪能力,也就是達到原來的設計標準。
【補償】蓄滯洪區補償資金確保12月15日前發放到戶
特大暴雨,致使河南衛河流域發生了大洪水,先后啟用了8個蓄滯洪區,影響范圍廣、涉及人口多。
開展蓄滯洪區運用補償工作,是幫助區內受災群眾盡快重建家園、恢復生產的重要措施,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
據了解,省水利廳聯合相關部門印發了《2021年河南省蓄滯洪區運用補償工作方案》和《2021年河南省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標準》,明確了補償范圍、對象、程序、內容、標準等,作為各地開展補償工作的重要依據。其中,補償范圍涉及安陽市的文峰區、安陽縣、內黃縣、湯陰縣、滑縣,鶴壁市的浚縣、淇縣,新鄉市的衛輝市等3個市、8個縣(市、區);補償對象為具有蓄滯洪區內常住戶口的居民,針對土地流轉情況,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經營者為補償受益人。
孫運鋒說,目前,蓄滯洪區淹沒登記調查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經各級審核后,報國務院及有關部委審定,確保12月15日前將補償資金發放到戶,努力把實事辦好,讓人民滿意。
責任編輯:劉銀霞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