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驢唱響“小康曲”
摘要:李廣甫說:“毗河姚村花生、玉米種植面積大,草料充裕,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進行肉驢養殖,讓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在他的帶領下,龔留義、呂全付、龔安生等村民在泌陽驢養殖基地邊務工邊學習養殖技術,年人均收入3萬多元,在增加群眾收入的同時,還學到了養殖技術。
記者 徐明 通訊員 呂航
近日,在泌陽縣泰山廟鎮毗河姚村村外的驢舍內,150多頭泌陽驢正溫順地吃著草料。
說起泌陽驢,毗河姚村黨支部書記李廣甫侃侃而談:“泌陽驢全身黑色,而眼圈、咀頭和腹下三部皆粉白色,故又稱‘三白驢’,耐役性強且持久,抗病力強,便于飼養。泌陽驢全身是寶,驢肉具有補血、益氣的保健功效,驢皮還可以熬制名貴的中藥阿膠,是群眾脫貧致富的好產業。”
說起養驢,還得從李廣甫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說起。剛剛當選時,李廣甫也有過迷茫。看著這么多鄉親日子還不太好過,找不到好的產業帶領大家一起致富,讓他很犯愁。經過多方考察,他決定發展養驢產業,于是就先買了十幾頭驢試養。試養很順利,養的驢最后都賣了好價錢,還供不應求。
李廣甫決定擴大養殖規模。他建起了養驢場,花生秧可以當驢的飼料,玉米能做驢的營養餐。不僅讓驢長得更健壯,也能讓驢肉的品質得到提升,驢吃得比牛少,還不容易生病。李廣甫說:“毗河姚村花生、玉米種植面積大,草料充裕,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資源進行肉驢養殖,讓貧困戶脫貧致富奔小康。”驢長得好自然價格就上去了,大個頭的驢一頭能賣上萬元,年收入50萬元左右。
李廣甫為群眾趟出了一條致富路,成了致富帶頭人,但他沒忘了鄉親。在他的帶領下,龔留義、呂全付、龔安生等村民在泌陽驢養殖基地邊務工邊學習養殖技術,年人均收入3萬多元,在增加群眾收入的同時,還學到了養殖技術。
現在,在李廣甫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發展特色養殖業。李廣甫說:“我希望養殖基地能夠在群眾中進一步發展壯大,在鄉村振興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