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長廊聲悠揚
摘要:每天上午,駿馬河兩岸都會聚集很多練習二胡、板胡,唱著豫劇的老人,他們給市區增添了幾分文化氣息。戲曲長廊營造了濃濃的戲曲文化氛圍,讓市民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正讓戲曲文化、讓藝術融入居民生活。
記者 高琳琳
人間煙火氣,最是撫人心。在市區有這樣一條路,道路兩側一個個豫劇人物形象如皮影戲一般,栩栩如生地呈現在人們眼前,在行人駐足回眸間,盡顯豫劇素音雅。這里就是市區駿馬路與交通路交叉口西北處的戲曲長廊。每天上午,駿馬河兩岸都會聚集很多練習二胡、板胡,唱著豫劇的老人,他們給市區增添了幾分文化氣息。
14日上午,記者在戲曲長廊看到,幾十位中老年人散坐在幾處,陶醉在草坪邊、亭子里的戲曲演唱中。亭子里,老人們聚在一起拉著二胡和板胡、敲著梆子。唱腔好的伴著樂器來幾段豫劇,《紅燈記》《穆桂英掛帥》《秦香蓮》……一段段膾炙人口的豫劇,吸引著聽眾們和著節拍跟著哼,遠遠望去像在開演唱會。老人們還時常圍在一起切磋唱法,樂在其中韻(如圖)。
這些老人們大都是附近的居民,因為喜歡豫劇聚在一起。只要天氣好,他們就會來這里聽戲、唱戲,也學習拉二胡和板胡。
“我比較喜歡唱戲,每天在家也會練習一會兒,沒有老師就看著譜子摸索著練。我們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在一起自娛自樂。”市民李女士說。
戲曲長廊營造了濃濃的戲曲文化氛圍,讓市民更多地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正讓戲曲文化、讓藝術融入居民生活。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