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羊倌兒”海瑞
摘要:“海瑞幫俺村干了不少好事,在脫貧攻堅戰中,他雇用鄉里的貧困戶到養殖場幫忙,讓他們在家門口掙錢增收,還聯系商家統一收購羊糞,村里變得干凈了,村民的錢包也鼓了起來。”“當前,‘羊經濟’已經成為我鄉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海瑞功不可沒。
記者 許 靜 通訊員 劉天鵬
今年31歲的海瑞曾是一名軍人,退伍后有10多家企業為他提供了豐厚的待遇,他都謝絕了。他積極響應回鄉創業的號召,投資100多萬元,在家鄉西平縣蔡寨鄉蔡寨村建起一座養羊場,成立了海瑞養殖專業合作社。
“回鄉后,我在規劃的土地上建起了5座羊棚,買了200多只羊,我當養殖場場長,負責采購飼料、清理羊糞等,俺爹做技術員、飼養員,俺這叫‘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海瑞說。
“這幾年,羊場規模逐漸擴大,現在存欄600多只,年出欄2000多只。他們父子倆整天起早貪黑、滿身汗水,俺就是他倆的‘勤務兵’。”海瑞的母親笑著說。
養殖場里忙的時候,海瑞也請鄉親們來幫忙,工資當天發放。收工時,鄉親們數著工錢、哼著小曲,連聲夸贊:“老海一家為人實在大方,不讓干活的人吃虧。”
“他家一直都是俺學習的榜樣。這幾年,海瑞組織俺去外地大型羊場參觀學習,幫俺選購優質羊苗,還幫俺解決銷路問題,定期邀請市、縣畜牧專家給鄉里的養殖戶做技術培訓,大家省心又放心。”村民陳月娥感慨地說。
“海瑞幫俺村干了不少好事,在脫貧攻堅戰中,他雇用鄉里的貧困戶到養殖場幫忙,讓他們在家門口掙錢增收,還聯系商家統一收購羊糞,村里變得干凈了,村民的錢包也鼓了起來。”蔡寨村黨支部書記朱順興說。
“當前,‘羊經濟’已經成為我鄉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海瑞功不可沒。我們積極引導回族群眾新建牛、羊養殖大棚14座,牛、羊年出欄量達20000余頭(只)。我們將繼續加大扶持力度,推動牛、羊養殖產業成為我們的富民產業。”蔡寨鄉負責人說。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