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故鄉的熱土帶到抗美援朝烈士英名墻前 展志忠烈士家屬68年的愿望終實現
摘要:展保成、展啟祥分別是展志忠烈士的孫子和重孫。2014年,為更好地安葬迎回的在韓志愿軍烈士,經中央批準,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進行了修繕擴建,新建了下沉式紀念廣場、抗美援朝烈士英名墻和專門用于安放迎回志愿軍烈士遺骸棺槨的地宮。
央視視頻截圖。
記者 郭建光
“太爺爺,我們來看您了。”9月3日,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新蔡縣佛閣寺鎮展吳莊村的展啟祥和叔叔展保成靜靜地站立在抗美援朝烈士英名墻擺放的展志忠烈士牌位前,目光久久不愿離開。
這一刻,他們整個家族盼了整整68年。
思緒回到千里之外的新蔡老家,展啟祥兩位年邁的爺爺展超明和展超玉在他們臨行前一再囑咐,把家鄉的土帶到烈士墓前,并告訴老人全家人都很好。
在一路向北的行程中,兩人徹夜難眠。盡管受到有關部門的熱情接待,可是他們依舊急切盼望早一點看到親人安葬的地方,了卻這個心愿。
“我想對我的太爺爺和他的戰友說,你們安息吧!現在我們的祖國非常強大,我也會向我的孩子講述抗美援朝的故事。”面對記者的采訪,展啟祥發自肺腑地說出這番話,“太爺爺短暫的一生獻給了國家。沒有國哪有家,我們享受這來之不易的幸福時,要永遠記住那些最可愛的人!”
展啟祥告訴記者,上學的時候學習《最可愛的人》這篇課文,腦海里一下子聯想到自己從未謀面的太爺爺,放學后一路飛奔到家向爺爺講述這篇課文。爺爺聽后唏噓不已,感慨萬千。此次他們從老家出發,帶著全家人的囑托,跨越半個多世紀的時空,終于能夠在親人面前傾訴一家人的思念,希望老人安息。
遠在新蔡老家的展超明老人回憶起父親的點點滴滴,稱父親離家時他和弟弟都很小。父親剛到朝鮮戰場時給家里寄過一封信,囑咐母親好好照顧家人,養活好兩個年幼的兒子。
1954年,縣里來人告知他們,他們的父親犧牲在朝鮮半島江原道鐵原郡,只留下一張照片。照片上的父親戴著大檐帽,身穿軍大衣,威風凜凜。
“父親犧牲后,母親艱難地將我們兄弟倆拉扯大。”展志忠的二兒子展超玉說,在最艱難的歲月里,生平要強的母親挺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將最深的思念埋在心底,很少主動提及父親,一說就流淚。
他們家人從未停止過尋找烈士遺骸的強烈愿望,遺憾的是一直沒有結果。2005年,展超明的老母親帶著遺憾去世。
英雄歸故里,浩氣存天地。9月2日,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新蔡縣佛閣寺鎮展吳莊村的展保成、展啟祥,作為2020年歸國的第七批在韓志愿軍烈士展志忠的親屬代表,參加了此次在沈陽舉行的第八批烈士遺骸迎回和9月3日舉行的安葬儀式。
展保成、展啟祥分別是展志忠烈士的孫子和重孫。此次他們特意將家鄉的土帶到烈士墓前,告慰先烈,撫慰英靈,寄托哀思。
“我的父母年事已高,此次我們代表全家前去祭奠爺爺,總算圓了一家人的心愿。我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有一個保家衛國英勇犧牲在異國他鄉的爺爺,他的形象常常出現在我們的腦海里,不過是模糊的。今天祖國強大了,爺爺應該含笑九泉了。”展保成說。
9月3日上午,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安葬儀式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下沉廣場舉行。2日,109位志愿軍烈士英靈及1226件相關遺物回到祖國懷抱。2014年,為更好地安葬迎回的在韓志愿軍烈士,經中央批準,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進行了修繕擴建,新建了下沉式紀念廣場、抗美援朝烈士英名墻和專門用于安放迎回志愿軍烈士遺骸棺槨的地宮。
“我們心愿得償,回去一定告訴爺爺,讓兩位老人放心。”展啟祥頻頻回頭向英名墻張望,眼圈微紅。
責任編輯:梅雅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