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養殖小螞蚱 農民走上致富路
駐馬店網訊(記者 張建福 王仲華 文/圖) 螞蚱也稱為蝗蟲,靠吃鮮嫩肥厚的小麥、玉米、高粱、稻谷、大豆、棉花等農作物的葉而生存,故許多人都認為它是一種害蟲。8月27日,記者在平輿縣萬冢鎮牛莊村農民劉林20多座大棚里看到其養殖的螞蚱時,才知道過去對農作物有害的螞蚱,如今已成為大眾餐桌上的美食。
劉林告訴記者,2017年之前他靠給別人開貨車跑貨運為生。2016年的一天,他往山東省某大型超市運送貨物,卸完貨后到超市逛了逛,這一逛竟眼前一亮,在這家大型超市內擺放著各種螞蚱制品,香酥螞蚱、螞蚱醬、干煸螞蚱、冷凍螞蚱……有心的劉林便想辦法聯系到一些螞蚱養殖戶,經過多次交流,劉林與這些螞蚱養殖戶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也是這些朋友把螞蚱養殖技術傳授于他。
2017年,掌握螞蚱養殖技術的劉林辭掉貨車司機工作,回到家鄉平輿縣萬冢鎮牛莊村準備籌建大棚養殖螞蚱。得知他要在自己的地里建大棚養殖螞蚱,全家人都堅決反對,覺得這是異想天開,想錢想瘋了。面對家人的反對,劉林并沒有退卻,他把自己前幾年跑貨運掙的6萬多元錢拿出來,在自家的5畝地里建起幾座大棚,之后又購買螞蚱苗和種養螞蚱用的玉米草,經過月余的精心養殖,終于到了收獲的季節。但如何銷售每棚300公斤左右的螞蚱成為擺在劉林面前的一道難題。
萬事開頭難,沒有做過銷售的劉林只好硬著頭皮到平輿縣及其周邊的餐館、酒店一家一家地去推銷,詳細介紹螞蚱的營養成分……一些餐館、酒店少量地愿意試做螞蚱菜品,而個別餐館、酒店以前沒有做過螞蚱這道菜,就不愿訂購螞蚱。回到家后,劉林請人做了一些干煸螞蚱、香酥螞炸送到餐館、酒店,讓大廚、客人免費品嘗,并把自己養殖的螞蚱送到餐館、酒店,等餐館、酒店銷售完螞蚱后再結算螞蚱款……經過劉林不懈的努力,其養殖的螞蚱終于得到餐館、酒店和客人的認可,一年四茬養殖的螞蚱如今已不愁銷路。
一人富不算富,讓周邊群眾一起富,這才是劉林的想法。這幾年,經過不斷投資,劉林的大棚現已發展到20多座。他不但吸納鄉鄰到自己的大棚干活,而且還把養殖螞蚱的技術傳授給村里的農戶,幫助他們建大棚養殖螞蚱,全鄉已有40多戶農戶在劉林的指導下建起大棚養殖螞蚱。為了解除農戶怕螞蚱銷售不出去的后顧之憂,劉林成立了“林林昆蟲養殖專業合作社”,對所有群眾養殖的螞蚱進行回收。農民曹華偉以前在南方打工,每月工資8000多元,其過年回鄉看到很多人都在養殖螞蚱,就辭去南方的工作在劉林的幫助下建起6座螞蚱養殖大棚。曹華偉高興地對記者說:“我一座大棚養殖的螞蚱一年能收4茬,每茬能收300多公斤,按每公斤40元外銷計算,一座大棚一年就收入4萬余元,6座大棚年收入還是相當可觀,比外出打工強多了。”
牛莊村負責人告訴記者,劉林養殖螞蚱致富后并沒有滿足現有的養殖規模,他經常做貧困戶的思想工作,給他們講解大棚養殖螞蚱的技術。對于個別沒錢購買螞蚱苗的貧困戶,劉林把自己的螞蚱苗送他們養殖。在劉林的幫助和帶動下,僅姜莊村民組就一次性建起50多座螞蚱養殖大棚。劉林還在上蔡縣黨店鎮發展螞蚱養殖大棚30多座。每到螞蚱收獲的季節,劉林首先想到的是村里沒有外出打工的鄉鄰,他安排村里的鄉鄰到大棚收螞蚱,干一天結一天的工錢,受到鄉鄰的交口稱贊。
談到今后的發展,劉林說:“大棚養殖螞蚱前景很好,由于螞蚱含有的營養價值比較豐富,特別是蛋白質含量較高,而且里面的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都是人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所以,咱駐馬店養殖的螞蚱已銷往鄭州、廣州等省內外。”目前,他和鄉親們養殖的螞蚱已遠遠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他希望有更多的農戶加入“林林昆蟲養殖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把小小螞蚱養殖做成大文章,帶動農戶發家致富奔小康。
責任編輯:焦琳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
網友評論